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2/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132更新時間:2023-08-20 12:14:40

    老黃頭笑問道:“溫二劍溫兩劍還不好聽?那要不叫溫二兩?溫小二也行嘛。”

    溫華七竅生煙罵道:“二兩小二你大爺啊!”

    老黃頭喟歎道:“兩劍還不夠?很多了。李淳罡要是當年不是為兩袖青蛇所耽誤,早些直入一劍開天門的劍仙大境,哪裏會有後邊的淒慘境遇。鄧太阿如今前往東海,何嚐不是想要由萬劍歸一劍。”

    溫華聽這話就不樂意了,“黃老頭,你這麽指指點點兩位新老劍神就真不厚道了啊。”

    老人灑然一笑,不予理會。

    瞥了一眼初出茅廬無憂無慮的遊俠兒,二劍到一劍,天人之差啊,你小子真過得了我幫你立起的那道坎?

    到時候,你小子會選陸地劍仙,還是選那黃粱一夢?

    ————

    離陽先帝曾言春秋英才盡入我甕。

    宮城東牆以外六部等衙門所在的區域就被京城百姓戲稱趙家甕,京官大員雲集,每逢早晚進出衙門,車馬所載都是跳過一座乃至多座龍門的大小鯉魚,翰林院能夠在千金難買一寸地的趙家甕獨占一地,在六部之間左右逢源,足見那些黃門郎們是何其清貴超俗,首輔張巨鹿出自此地,寂然無名整整二十年才後發製人,更是讓四十餘員大小黃門底氣十足,何況最近這塊名臣輩出的風水寶地才出了一個晉蘭亭,一躍成為天子近臣,更是讓人眼饞,可惜這地兒不是誰削尖了腦袋就能進去的。不過大多數黃門郎都能熬過一些年月後,陸續進入六部擔任要職,也有在這裏屁股一坐就是幾十年沒長進的榆木疙瘩,學問自然不小,可都沒本事把清譽換成實打實的官爵品秩和真金白銀,撐死了偷摸掙幾筆潤筆,令人哭笑不得是這類潤筆收入都是絹布或是白米,執筆人雙手不接黃白物,可想而知,這些個迂腐黃門郎愛惜羽毛到了何種地步。黃門郎不輕易增員,晉蘭亭曾經是例外,他這位大黃門退出翰林院擔任起居郎後,一位世族出身的小黃門耗費家族無數人情才得以遞升,騰空的小黃門位置仍舊空懸,讓朝廷裏那些個子嗣優秀的中樞權貴爭紅了臉,這不聽說吏部侍郎就跟輕車將軍在朝會出宮後差些動手打架,不過對於已是黃門郎的諸人來說,這些都是閑暇時的趣聞笑談,唯一笑不起來的也許就隻有宋恪禮了,宋老夫子硬生生氣死,晚節不保,宋二夫子也不得不引咎辭去國子監右祭酒,閉門謝客,好不容易在跟左祭酒盧道林明爭暗鬥中贏取了一些,猛然間潰不成軍,皆成雲煙,至於宋家雛鳳倒尚未被波及,但在翰林院內也是搖搖欲墜,原先那些好似君子之交的知己都漸行漸近,比女子臉色還要善變。唯獨一個翰林院笑柄人物,原本跟宋恪禮僅是點頭之交,如今鳳凰落難不如雞,反倒是主動走近了幾分,今日便又拎了壺不優不劣的杏子燒來找宋恪禮切磋學問,離陽朝廷,唯獨翰林院可以白日飲酒,隻要不耽誤公務,便是酣睡打鼾也不打緊,皇帝陛下前些年冬日一次毫無征兆地登門,見著一位醉酒還夢話念詩的疏狂黃門郎,旁人驚嚇得噤若寒蟬,不料以勤政著稱的陛下隻是笑著替那家夥披上一件狐裘,對其餘黃門郎坦言“朕容不得自己懈怠,不得別部官員偷懶,唯獨容得下你們恃才傲物”,朝野上下傳為美談。

    無事可做的宋恪禮正在埋頭閱讀一本翻了許多遍的《旦夕知錄》,那名據說五十多歲卻保養如不惑之年的老黃門笑著坐下,把酒壺擱在書案上。宋恪禮望著這個翰林院最不懂鑽營的老前輩,心中難免歎息,談不上如何感激,隻是有些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不假,可自己的家族竟然也會朝福暮禍,讓出生以後便順風順水的宋恪禮十分迷茫,前途晦暗難明,哪有心情喝酒。可這位年紀不小了的仁兄偏偏如此不識趣,隔三岔五就來找他喝酒,所幸也不如何說話。宋恪禮知道他口齒不清,字寫得倒是獨具一格,鈍而筋骨,跟父親那一手曾經風靡朝野的“官家宋體”截然相反,翰林院攤上苦差事,同僚都喜歡推托給此人,這個姓元名樸的古怪男人倒也好說話,來者不拒,傳言膝下無兒無女,也不像其餘黃門郎那般動輒給自己弄一大堆什麽“先生”“山人”的字號,宋恪禮進入翰林院以後,沒有見過他哪一次呼朋結伴去青樓買醉,也沒有人來這裏求他辦事,雖說君子不朋黨,可如元樸這樣孤寡得徹徹底底,鳳毛麟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