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國(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2968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08

    周浚臣麵有難色,治理流民之地難就難在這兒的難民,從來不推崇什麽禮義廉恥,尤其不知道“忠”字怎麽寫,在這裏別說兄弟反目成仇是常事,就是父子反目夫妻互殺都不稀奇,管束流民,隻能以力服人,從來沒有以德服人的說法,誰的兵馬多,誰的甲胄鮮亮,誰就能在別人頭上拉屎撒尿。周浚臣的“轄境”以常駐兩萬人的青蒼古軍鎮為中心,龍王府周家的影響力出了城池就開始驟減,如果說明天傳出龍王府毀於一旦的消息,城外流民隻要得知不至於兵荒馬亂大難臨頭,也就掏掏鼻屎繼續該做什麽做什麽,才懶得計較青蒼是姓周還是姓什麽。周浚臣除了自己手上不足兩千的“龍鱗軍”,哪怕是往常心腹將校掌握的四五千親兵,都實在沒有把握多帶出幾人趕赴北莽。對流民來說,人生在世,苦難日子就這樣了,再苦也苦不到哪裏去,習慣了做流民之地的井底之蛙,甚至都不願意往別處遊蕩,故而流民之地的佛教傳播,遠比儒教道教更為深入廣泛,因為既然不能寄希望於今生富貴,那就幹脆多吃苦,這輩子把下輩子的苦難都吃到了盡頭,好盼著來生投胎個好人家。在橫禍遍地的流民之地,能夠做到孤身一人安穩遊蕩的人物,不是什麽恃力淩人的武道高手,而是隻有那些跟流民一樣窮得叮當響的佛門苦行僧人了。

    周浚臣沒敢當場拍胸脯給承諾,慕容寶鼎顯然對流民之地的獨有境況也知根知底,倒沒有如何為難周浚臣,輕聲笑道:“你有你的難處,本王能體諒。在尋常流民看來,便是去了北莽,就算一時的吃喝好了,保不齊哪天就要為北莽賣命,一旦涼莽大戰開啟,第一撥死人,死的就會是投誠的他們。換言之,你們假若依附北涼,也是一樣的道理,唯一不同,不過是死在北莽弓矢下還是死在北涼馬蹄下,既然如此,自然是還不如繼續躲在流民之地,北莽北涼,他們哪裏都不去,你們中原有個說法,好死不如賴活著,說的就是你們人人上馬可戰的十數萬流民了。”

    周浚臣諂媚笑道:“持節令早已看透世事人情,若是北莽軍權盡在持節令之手,趙室朝廷就唯有俯首帖耳的命了。”

    慕容寶鼎平淡道:“你雖是違心的溜須拍馬,不過還真說對了本王的心思,拓拔菩薩所謂的軍神,不過是將兵之才,中材而已,調兵遣將,董卓倒是更厲害些,可本事再高,混得再好,也不過是離陽徐驍的命數。可惜董卓起勢太晚了,排在他前頭的那幾位南朝大將軍都還撐得住好些年,董胖子未必能順利走到功高震主封無可封的那一天。”

    周浚臣頭皮陣陣發麻,苦著臉低聲說道:“持節令不需要跟小的說這些天機,小的目光短淺,學識淺陋,反正也聽不懂。”

    半張臉麵猙獰恐怖的慕容寶鼎扯了扯嘴角,一隻手在周浚臣肩頭拍了拍,“放心,左右為難的流民之地,如今局勢很微妙,涼莽雙方的‘得失’,都要按雙份來算,本王招徠了一個周浚臣,那麽北涼少了一個周浚臣不說,將來還要麵對一個紫金魚袋在腰間的周將軍,這種婦孺都知曉利弊的買賣,本王不會糊塗到意氣用事。本王年輕時候是說過要將流民全部堆屍於清涼山的混賬話,那會兒年輕氣盛,從來不屑什麽大勢所趨,總是自以為可以獨自力挽狂瀾,吃了不少大虧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