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七章 隱相(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4690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24

    徐鳳年點頭道:“是不太講規矩,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破格提拔,在宋先生看來,利弊如何?”

    宋洞明微微一笑,約莫是說到了擅長之事,整個人頓時顯得氣態超俗,娓娓道來,“短期而言,千金買骨,自然是好事,尤其利於安撫赴涼士子,既然連那接連兩件大事都受挫的陳錫亮都沒有被北涼王責罰,那咱們這些讀書人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出身比那陳錫亮隻好不差,如何就做不得高官了?”

    徐鳳年很不客氣地打斷宋洞明言語,問道:“宋先生如何看待陳錫亮的死守青蒼?以為那北涼王是當罰還是不當罰?”

    那書童早就看這姓徐的家夥不順眼,自家老爺何等眼界才識,江南道上哪怕古稀之年的華族名士,聽老爺講經解文,那都得是洗耳恭聽的模樣,這徐奇不愧是北涼境內的蠻子,隻是瞧著像讀書人而已,氣度學識都一塌糊塗,自家老爺的可不就是那拋媚眼給瞎子看?這書童正要出言教訓那不識趣的家夥,被宋洞明不露聲色地瞥了一眼,嚇得最講規矩的書童立即噤聲,宋洞明繼續說道:“對於陳錫亮,當賞罰並用。此人守城一役,看似糊塗,以至於北涼人人以為此子是誌大才疏之輩,卻不知北涼不缺甲士,不缺好刀大馬,甚至不缺銀子,唯獨缺了兩個字,民心。”

    宋洞明望向遠處,“民心此物,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之本,國之險,從來不在地利之山川之險,而在人心聚散啊。地利是死物,天人之辯,自然而然就落在天時人和兩者頭上,儒道墨各有自家見解,無數先賢也沒有爭出個所以然,宋洞明自不敢妄言,可為君王人主者,能夠心地端正,肯積功德,反禍為福,這是以人道證天道,就算無法逆轉天時,可總歸錯不到哪裏去。若說北涼在老涼王徐驍手上,甲兵之雄壯,三十萬鐵騎已是雄甲天下,那麽如果在新涼王徐鳳年手上,能夠匯聚民心,那麽北涼百萬戶,人人皆可戰願戰之兵,就算北莽號稱百萬控弦之士,又如何欺辱北涼?”

    宋洞明輕聲道:“所以說,陳錫亮給北涼開了個好頭,那些入城流民,以三千人計算,他們活下來後,所謂口碑,即是有口皆碑,流州自會有三萬,甚至更多流民知曉年輕藩王的仁義,並非那滿嘴仁義道德的北涼之主,更絕非隻會在城門口擺些粥食的假仁假義,而是真正能幫他們守下北涼幽涼陵流四州!”

    自說自話的中年讀書人神情肅穆,“如果陳錫亮當時選擇了退卻,不錯,的確是給北涼王留下了城中的白馬義從,可惜李義山當年的謀劃,就全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恩威並濟,李義山驅逐流民不得返鄉,常年調遣北涼甲士去殺人練兵,是施‘威’在前,陳錫亮不守青蒼,城內城外的十數萬流民當時可都盯著,徐鳳年想要讓這些流民為北涼死戰?癡人說夢!北涼以為心思縝密的徐北枳遠勝婦人之仁的陳錫亮多矣,哼,這才是真正的見識短淺!內聖外王,唯有為政以德,方能如天上北辰,居其所卻有眾星拱衛,才算真正的得道者多助。北涼空有軍心而無民心,那麽就算三十萬甲士死絕,一樣守不住離陽西北大門!那麽當時仍是世子殿下的徐鳳年在京城禦道所言,要為中原百姓鎮守國門,不受北莽馬蹄禍亂。根本就是一句被人笑掉大牙的屁話!”

    一旁書童瞪大眼睛,向來溫文爾雅的自家老爺也會如此口無遮攔?

    徐鳳年默然點頭。

    餘地龍蹲在師父身邊,聽是肯定聽不懂的,不過還是會覺得這個略微上了年紀的江南書生,說起話來挺帶勁的,比江湖高手似乎還來得有氣勢。

    氣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