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一章 鎮靈歌(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9420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41

    徐驍當年打下北漢皇宮,第一件事就打開國庫,分銀子!當時在離陽王朝還做些監軍事項的某位貂寺就好心提醒,小心朝堂上的彈劾。徐驍當時就隻說了一句話,吃進肚子裏了,再拉出來可就隻能是屎了,誰想要,那我回頭就帶兵去他們家門口蹲著去。

    六千幽州騎兵當然不可能一聽到四十裏外有獵物,就一股腦蜂擁上去。鬱鸞刀下達的命令是暫由“半軍”出擊,當六千騎在負責挑選路線的先鋒營帶領下快速推進三十裏後,六千騎開始同時換馬,下馬換馬幾乎全然寂靜無聲,三千騎開始單人單馬“緩緩”前行,剩下三千騎沒有急於出擊,但是也分列為中軍千騎和左右兩翼各千騎,將近一萬匹閑馬由這按兵不動的三千騎暫時約束。

    天正好微亮。

    此時三千騎距離北莽敵軍不過五裏路。

    北莽也不是睜眼瞎,派遣到東麵的那幾股馬欄子死得差不多了,雖然逃回來的寥寥幾騎連敵軍多少兵力都沒能查探清楚,但是北莽軍中千夫長麾下都有專門的“諦聽卒”,貼耳在地,雖然得出的答案不太準,但不至於會將幾千騎說成幾百騎。一聽到有最少兩千敵騎出現,兩名千夫長在震驚之餘,也很快布置好橫貫南北的騎軍鋒線,輔兵也作為第二撥有生力量匆促上馬,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那場離陽大楚對峙了好幾年的西壘壁之戰,從最初的七八萬對十數萬,到最終各自傾盡幾乎國力極限的數十萬對陣數十萬,不斷的戰損減員,不斷的更多兵源增補,期間雙方用無數次或者精彩或者慘烈的戰役,其中就有教會後世兵家一個道理,在雙方力量並不懸殊士氣也無差別的戰爭中,一開始就孤注一擲的,不懂得交由精銳兵馬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往往會輸得很慘。陳芝豹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個不論戰功還是聲望都足以跟春秋四大名將齊名的年輕將領,正是因為在他手上,打出了一次又一次兵力劣勢卻慢慢扳回局麵、繼而反敗為勝的經典戰役,而且他在兵力占優的任何一座戰場上,更是從未輸過。

    兩軍遙遙對峙。

    戰線各自也已經拉開到自認為最佳的寬度。

    當兩名千夫長看到那杆旗幟,再沒有半點僥幸心理,真的是那個字。

    “徐”!

    不管為何這支三千人左右的騎軍會出現在葫蘆口以外,都是真的是那貨真價實的北涼鐵騎!

    北涼騎軍不急不緩地有序推進。

    “殺!”

    好像熬不住那種窒息感覺的北莽兩千四百騎開始催動戰馬的最大爆發力,率先開始展開急速衝鋒,北莽騎士的咆哮嘶吼聲,響徹雲霄。

    對麵,暫時還未真正衝鋒的幽騎兩名副將突然一夾馬腹,在前衝途中略微偏移了方向,靠近位於騎軍鋒線正中位置的那一騎後,石玉廬大聲笑道:“末將很榮幸能夠與大將軍並肩作戰!”

    蘇文遙也說道:“石將軍所說,便是末將所想。”

    那一騎沒有說話,隻是笑著點了點頭。

    在這一騎附近,騎軍陣型像是出現了一片空白。

    這是主將鬱鸞刀專門下令的。

    等到兩位副將各自回到原先位置。

    鬱鸞刀抽出涼刀,高高舉起,輕輕向前一揮。

    衝鋒!

    沒有北莽那種撕心裂肺的呐喊示威。

    隻有拔刀聲和馬蹄聲。

    雖然幽州三千騎沉默無言,但是每一名騎卒眼神中都有著無以複加的堅毅,和熾熱!

    我們未曾與大將軍徐驍並肩作戰過。

    但是我們現在有了。

    以後的北涼邊軍袍澤,都會像我們以前無比羨慕那些都尉校尉將軍那樣,無比羨慕我們。

    雖然我們也許再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他們的那種羨慕。

    但是,沒有但是了。

    就讓我們戰死在葫蘆口外!

    兩軍一個交錯而過。

    以戰刀對戰刀。

    還剩下兩千六百騎的幽州騎軍根本就沒有掉轉馬頭,直奔那兩千多北莽輔兵騎軍殺去。

    就一個眨眼過後,兩名北莽千夫長死了,二十多名百夫長死了一半。

    兩千四百騎死了將近九百騎。

    然後就在他們猶豫是繼續再戰還是拋棄輔兵糧草逃竄的時候,一千幽州騎軍又從遠處衝殺而至,左右兩翼更是各有千騎以縱列姿態悍然撞入戰場,根本就不給他們一條活路,隻能拚命了。

    所有活下來的百夫長都在驚懼之餘更多不敢置信,他們雖然不是邊鎮精騎,可這些北涼騎軍也僅是幽州輕騎啊,哪有第一撥衝鋒就如此慘重的道理?

    一個時辰。

    六千幽騎就將北莽連戰騎在內五千六百人斬殺殆盡。

    刑訊逼供之下,得到北方一百五十裏外會有另外一千兩百騎護送糧草,默默揀選好戰陣上所有未受傷戰馬的幽州五千騎,開始向北趕去。

    其實活下來的是五千兩百幽騎,但是兩百騎都負重傷,他們會原路折回,向東行去,最後在河州邊境南下。

    但是誰都清楚,哪怕是最安全的東行,仍然會有一股股聞到腥味趕到的馬欄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