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子心思(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3174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42

    裴南葦笑著嗯了一聲,“回頭姨找人大修一下房子,建成四合院,到時候專門幫你留一間屋子。”

    狼吞虎咽的餘地龍抬頭雀躍道:“好咧!”

    徐鳳年吃過飯,放下筷子,看了眼裴南葦,“我跟你去縣衙,讓倆孩子洗碗筷好了。”

    兩人各自拿了把油紙傘走出屋子後,呂雲長盤腿坐在凳子上,望向忙著收拾碗筷的餘地龍,小聲問道:“裴姨到底何方神聖啊?怎麽瞅著咱們師父挺緊著她的。”

    心情極佳的餘地龍有了開玩笑的念頭,故意神秘兮兮道:“裴姨可了不得,武功沒有天下第二,也有天下第三。”

    呂雲長一臉匪夷所思,“你唬我?”

    餘地龍撇嘴道:“愛信不信,反正裴姨一根手指頭就捏死你。對了,這是我家,你以後登門拜訪,記得別蹭吃蹭喝,得帶禮物。”

    呂雲長一陣呲牙咧嘴。

    餘地龍捧著碗筷歡快跑向灶房,“有家嘍。”

    徐鳳年和裴南葦走在巷弄裏,感慨道:“謝了。”

    裴南葦淡然道:“因為餘地龍那孩子?不用,我本來就挺喜歡這孩子。倒是那個呂雲長,渾身戾氣,不太喜歡。”

    徐鳳年搖頭道:“你錯了。我如果撒手不管,呂雲長以後撐死了也就是個在江湖上翻雲覆雨的梟雄,做個什麽武林盟主就差不多了。可餘地龍要是沒有管束,或者說心裏頭沒個牽掛,會很可怕的。這孩子未必沒有機會成為一個王仙芝。”

    徐鳳年有些頭疼,“以後的天下是怎麽一個光景不好說,但是在黃三甲把八國氣運轉入江湖後,當下的武林就像是一座竹林,是個雨後春筍的大年,可接下來,馬上就會是竹子開花的光景,一死就死大片,方圓幾十裏甚至幾百裏都死絕的那種。何況以後再無大年豐收一說了,都是小年份。越是這樣,我三個徒弟,餘地龍,王生,呂雲長,他們就越會出類拔萃。尤其是機緣最好成就最高的餘地龍,到時候他肯定一峰獨高,說不定會是在我這一輩人以後的百年江湖,唯一一位陸地神仙。所以他有沒有一個家,很不一樣。”

    裴南葦笑道:“所以你這才樂意來這邊看一眼吃頓飯,真是難為你這個北涼王既要跟北莽蠻子打仗,還要憂國憂民憂天下了。而且你連自己徒弟也算計,不累嗎?”

    徐鳳年自嘲道:“憂國憂民就算了,我實在沒那份閑心。說到底,我就是想要守住徐驍傳給我的家業,這個是底線。在底線之上,能夠錦上添花做點好事,那是更好。做不到,也不強求為難自己。但什麽落井下石什麽火上澆油,也還真不樂意幹。至於你說的算計?也許吧,沒辦法啊,一看到餘地龍這個徒弟,就很難不想到那個王仙芝。他和黃龍士張巨鹿三人,是三個我早年很討厭,但最後自己不得不去佩服的人。”

    裴南葦突然說道:“剛聽到從葫蘆口那邊傳來的軍情,說是臥弓城和鸞鶴城一下子就給北莽蠻子攻破了,我以為你會讓諜子帶話給我,讓我搬回清涼山。這兩天碧山縣城都在說你親自帶兵去了葫蘆口外,殺了很多蠻子。那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去涼州了?”

    徐鳳年笑道:“不喜歡就不用回去,而且跟你說實話好了,如果北莽大軍真能南下,北涼四州,幽州隻會是最後一個。”

    裴南葦疑惑道:“比涼州還晚?”

    徐鳳年點頭道:“地理形勢使然,打個比方,幽州是雞肋,而且極其難啃。流州是一碟開胃菜,味道辛辣,但是北莽真要咬咬牙,也能吃掉。陵州是一盤山珍海味,就是離著有點遠,蠻子的筷子夾不到。因此雙方主戰場隻能是在涼州,城池攻守,雙方輕騎伺機而動,甚至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重騎兵之間的衝撞廝殺,都有可能出現。”

    裴南葦輕聲道:“北涼道還是太小了,人口也不夠多。”

    徐鳳年有些無奈,“要不然你以為?離陽當初張廬顧廬製馭諸多藩鎮的手筆,很大程度參考了荀平撰寫的《括地誌》和謝觀應那部《洪嘉年郡縣圖誌》,幾大藩王的疆土,徐驍的北涼道能養兵多少,趙炳的南疆能養兵多少,都是被無數次推演計算過的。永徽中期開始,對北涼道的各種掣肘和扶持,當時都建立在北莽以北涼作為南下切入口的基礎上,元本溪就是在賭出現有今天的局麵。至於趙炳的南疆,則是用來針對廣陵道上的西楚複國,否則離陽哪來的底氣在楊慎杏閻震春大敗後,依舊那麽氣定神閑?趙惇甚至還有閑情逸致在死前都隻是帶著顧劍棠,跑去薊州看風景,而不是去京畿南給大軍鼓舞士氣,更沒有火急火燎讓兩遼邊軍南下,為什麽,很簡單,西楚複國,在趙惇眼中根本就不是什麽傷及一國元氣的大事,他要做的,不過是拿捏火候,削弱北涼道以外所有藩王的割據勢力,前期吃了敗仗多,他不怕,他反而怕楊慎杏閻震春一開始就連戰告捷,導致沒有廣陵王趙毅、淮南王趙英、靖安王趙珣什麽事,否則你以為為何熟諳兵事的閻震春當時會倉促南下馳援楊慎杏?盧升象會看不出風險?戰後看似胡亂發號施令釀成大禍的京城兵部,為何連同盧升象在內無一人被問罪?”

    裴南葦憂心忡忡道:“如果萬一燕敕王趙炳不出兵,怎麽辦?北莽百萬大軍壓境,朝廷當真一點不怕腹背受敵?到時候光靠顧劍棠的兩遼守得住太-安城?”

    徐鳳年笑了笑,柔聲道:“你啊,太小看趙惇和那班永徽之春的名臣了。藩鎮,宦官,外戚,文官黨爭,地方武將擁兵自雄,一向是曆史上五大害,你不妨回憶一下離陽朝廷這二十年的景象,還有自西楚複國以來的結果。”

    裴南葦娓娓道來,“宦官幹政,兩任趙室皇帝活著的時候都沒有,而且以後也不會有。外戚一事,也是同理。若說黨爭,永徽年間有個張巨鹿,不成氣候,如今張廬顧廬都倒塌了,雖然不知換了人坐龍椅是如何,但我也知道趙惇在死前,請了上陰學宮大祭酒齊陽龍去太-安城做那顧命大臣,幫著新君穩定朝局,想來不至於出大亂子。至於地方武將,顧廬倒塌後,又有楊慎杏和閻震春這兩個老將的前車之鑒,人人自危,加上顧劍棠處處退讓,很多武將能夠自保都要謝天謝地,委實沒那份跟朝廷叫板的心氣。而幾大老藩王裏,淮南王趙英死了,膠東王趙睢給顧劍棠壓製得喘氣都艱辛,青州那邊……那人為了表忠心,好像搭上了好幾千精騎吧?然後,北涼要跟北莽死戰,勢力最大的廣陵王趙毅被西楚牽製,免不了一場傷筋動骨,加上你說燕敕王趙炳很快就要被敕令北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