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一章 葫蘆口築京觀(1/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422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43

    大廳內除了徐鳳年和徐渭熊,以北涼都護褚祿山,騎軍大統領袁左宗,副帥周康,和步軍副帥顧大祖這四人官位最高權柄最大,對於徐鳳年提出要竭力死守虎頭城,褚祿山和袁左宗暫時都沒有表態,竟是周康和顧大祖最先有了爭執,後者在春秋戰事中以提出天下形勢論,以及提出南唐務必要戰於國門外作為“保國”方針而著稱於世,但恰恰是看上去進攻意識極強的顧大祖有了異議,不同意北涼邊軍傾邊關之力幫助劉寄奴的虎頭城死守到底,反而是鷓鴣老營出身的周康讚同徐鳳年的觀點,顧大祖根本不顧及徐鳳年就在當場,毫不留情說道:“這種倉促做出的戰略變更,比起臨陣換將更加禍害北涼邊軍!軍國大事,豈是兒戲?”

    周康也爭鋒相對說道:“水無常勢,兵無固陣,伺機而動,有何不妥?”

    在反問此之外,周康又說了些意味深長的言語,“想我北涼當年製定幽涼涼州的用兵方略,大將軍和李義山都還在,那時候的初衷僅是設想北莽會經由北涼和薊州兩條路線南下中原,北莽蠻子隻將北涼當作一座固若金湯的大城,就算不可能直接繞城而過,也隻是在此安置五六十萬兵力掣肘我北涼邊軍,而非今日舉國攻打幽涼流三州的糟糕局麵。策略和規矩是死的,我北涼將士則是活的!涼州十多萬邊境騎軍更不是吃素的!”

    周康一口一個“我北涼”,以及提及北涼早年軍政和邊境騎軍,這位老將軍的言下之意很明顯,你顧大祖一個晚來的外人,但也不過是當上了步軍二把手,北涼以騎軍為尊,涼州更是如此,那麽你顧大祖就在此時此地“識趣”一點。其實軍伍和朝廷差不多,不但按資排輩,而且講究出身,在北涼像那些從步軍體係進入騎軍陣營的校尉將領,就少不了白眼和長時間磨合。北涼邊軍中對徐鳳年一手提拔上來的顧大祖,自然不可能沒有半點非議。

    徐鳳年皺了皺眉頭,但是沒有說話。顧大祖也沒有當場翻臉,不過臉色也算不上多少好看,冷聲道:“本將隻是就事論事,沒誰否認我北涼邊關騎軍戰力不行,隻不過擁有強大的戰力,不代表我們領軍帶兵之人就可以肆意揮霍,沙場戰事,恰如棋盤廝殺,隻會下力棋的國手,哪怕一時一地治孤甚至是屠龍成功,就全局而言,仍是得不償失。本將不希望北涼軍是一位空有十段國手力量、卻隻有六段棋手眼光的棋手。北涼如今手握四州,四州又有數以百計的城池、軍鎮、要隘和雄關,拿虎頭城單單一子來決定過百棋子的存亡,是不是需要多加權衡?”

    周康嘖嘖道:“這口氣,我怎麽聽著像是陳芝豹在說話啊?”

    顧大祖終於怒色道:“你這周鷓鴣!今天我顧大祖就當著周大將軍和北涼王的麵,把話撂在這裏,北涼軍根本就不該全盤否定陳芝豹,連北涼王都明確提出邊軍之中不該禁止《武備輯要》,為何獨獨在你周康的涼州騎軍中不得出現一本一卷?!周康你要學鍾洪武做那油鹽不進的邊軍山頭不成?你看我不順眼這麽久,我看你不順眼的時間也不短了!”

    若是平時,騎軍主帥袁左宗會當個和事老,甚至會略微幫襯些顧大祖這個“外人”,大致意思就是為了一家團圓,他這個如同當婆婆的在兒子跟兒媳吵架的時候,幫兒媳才是真的幫兒子。隻是今天既然徐鳳年在,袁左宗也就安安心心練習閉口禪,輕鬆養神。褚祿山這家夥更是一肚子壞水,笑眯眯看著兩位副帥在那裏麵紅耳赤,饒有興致看著熱鬧。

    徐鳳年平靜道:“有資格在這裏議事的,頭上官帽子也都有三品二品了,是該把話都說開。不過虎頭城一事,可以查漏補缺,但死守一年的決定,不會更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