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零四章 南北共分天下(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4674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50

    徐鳳年為了這場原本應該在兩年前龍虎山斬魔台舉辦的佛道之爭,在見過褚祿山和那支傷亡慘重的鐵血騎軍後,特地從懷陽關趕到這涼幽交界處,他當然不是為了來武當山出風頭,而是拂水房諜報說有兩撥人要來此地湊熱鬧,一方是跟隨洛陽進入離陽的斷矛鄧茂和耶律東床,他們似乎在進入幽州境內後便不再刻意隱藏行蹤。另一方更加古怪,是一對堪稱世間獨一份的夫婦,比呼延大觀那兩口子更讓徐鳳年重視,因為那個男人是白衣僧人李當心,是如今被封山門的兩禪寺名義上的主持方丈,更是某位很早就立誌要當女俠的小姑娘的親爹。

    白衣僧人的到來,很大程度上讓小蓮花峰的佛道之辯變得名正言順,否則由於武當掌教李玉斧並不在山上,與佛家進行辯論的道教中人,是個連許多北涼人都沒聽過名字的道士,是宋知命的弟子,傳聞此人才剛剛在小柱峰築觀修行,武當八十一峰,不是峰峰都有道人道觀,絕大多數山峰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武當山如今總計開峰不過十二座山,其中大小蓮花峰最為著名,號稱天下內功出玉柱的玉柱峰也名氣不小,由此可見,那個叫韓桂的開峰道士能夠被視為足以獨當一麵,想來應該還是有些道行的,加上青山觀從清涼山出資築造到後來的北涼王贈送珍藏典籍,小柱峰的地位也自然而然水漲船高。武當山作為跟龍虎山分居南北遙遙鬥法數百年的道教祖庭之一,最高輩分的那幾個神仙,王重樓最早仙逝,修為通玄的洪洗象不知為何要自行兵解轉世,劍癡王小屏攔路王仙芝,壯烈戰死於廣陵江畔,活了兩個甲子還要多的宋知命也死了,如今就隻剩下掌律真人陳繇,以及那個自嘲“修不得仙,隻好修力”的俞興瑞,後者也是當年慧眼識珠把李玉斧從東海帶上武當的人。與李玉斧和韓桂一輩的武當道人,大概有二十餘人,接下來的清寧靈貞四代道士,就多了,尤其是靈字輩和貞字輩,不同於龍虎山的江河日下,沉寂百年的武當山香火愈發鼎盛,貞字輩道士如今多達六百多人,這還是武當山不願濫收弟子的前提下。

    上山燒香,往常不論是相對富饒的陵州百姓還是薊河兩州的香客,都由風景最為旖旎也是路途最好走的南神道登山,徐鳳年揀選了北神道上山,不曾想他仍是小看了佛道之爭的巨大號召力,除去那七八百號江湖人,北涼三州的有錢人大多都乘車騎馬而至,甚至連淮南道和江南道都來了不少人,燒香觀戰兩不誤。武當北神道的山路本就不寬,更不湊巧的是今天從清晨時分就下起了淅瀝小雨,雨水天氣不至於阻路,可道路泥濘就讓人遭罪了,加上前行之人的不斷踩踏,小二十裏崎嶇山路,比走上五十裏官道驛路還要累人。

    徐鳳年這次到武當山沒有扈從跟隨,為了趕時間,甚至都沒有騎馬,而是揀選僻靜路徑一路如鳥飛掠,所以顯得猶未風塵仆仆,身穿青衫,左右腰間懸掛了兩柄刀,一把是從江斧丁手上“奪人所愛”的過河卒,一柄普通的製式涼刀。晌午時分,徐鳳年在北神道入山口子上的一棟簡陋酒樓略作歇腳,酒樓名字也有意思,叫“過村店”,大概是提醒遠道而來的香客們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吧。酒樓內早已人滿為患,盡是希冀著趕早上山盡快登上武當主峰的遊客,徐鳳年隻能跟十多人一起坐在屋簷下的小竹凳躲雨,想要吃口熱飯喝口熱酒就得乖乖排隊候著,徐鳳年要了一壺茶,茶水打著武當“道茶”的旗號,巴掌大小的一壺茶就敢獅子大開口,要價二十五文錢!徐鳳年一手拿壺一手拿杯,沒幾口就喝光了,再跟酒樓夥計添水,又得掏五文錢。顯然不光是徐鳳年覺得給宰得不輕,身邊那些香客也頗多埋怨,幾個年紀輕脾氣大的甚至對武當都起了惡感,說那一葉知秋,山下如此,山上的武當道士想來也是這般滿身銅臭市儈。聽他們口音,都是外鄉人,一些個經常去山上燒香的北涼本地香客都皺起了眉頭,有位老人笑著好言勸說了幾句,說到了山上燒香連那香火香燭都是武當贈送的,不收香客一文錢,當然之後願意給多少香火錢,幾文也好,幾兩也罷,無非是量力而行。老人還說他自年少起每年都要來此燒香三四次,還真沒碰到一個主動要他掏錢的武當道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