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三十六章 百無一用是(下)(2/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600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56

    看來不光是楊虎臣這種外人感到匪夷所思,就算宋岩這種北涼自家人,也不是很敢相信邊關傳遞而來的諜報,由於徐鳳年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並沒有在北涼道境內大張旗鼓宣揚邊關大捷,即便是宋岩這樣的從三品實權高官,也隻能從惜字如金的簡陋諜報上獲悉三處戰場的最後結果而已。

    徐鳳年點頭道:“慘勝。”

    宋岩驀然漲紅了臉,嘴唇顫抖,這位當年初見世子殿下也能挺直腰杆的骨鯁文人,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徐鳳年感歎道:“這仗還有的打,不過半年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戰事,邊軍可以暫時喘口氣,但是接下來你們陵州就要焦頭爛額了,隻會比之前更加忙碌。”

    宋岩笑道:“相比其它三州,唯獨陵州遠離硝煙,咱們這些當太平官的,忙點不算什麽。隻聽說過沙場戰死的,還真少有聽說在官場累死的。”

    徐鳳年猶豫了一下,看著入夜時分也喧囂的繁華街道,輕聲說道:“徐北枳要卸去陵州刺史一職,從田培芳手上接任涼州刺史,但是徐北枳空出來的位置,宋大人你……”

    徐鳳年沒有把話說完,宋岩默不作聲,既沒有流露出憤懣怨望的神色,也沒有說些身為文臣隻為百姓福祉不求高官厚祿的慷慨言辭。

    徐鳳年有些無奈,說道:“數千士子赴涼,就如某些外地士子私下的腹誹,至今為止,都是做些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如同一個腰纏萬貫的豪紳隨手施舍路邊乞丐,不符合千金養士的道理。雖說宋洞明做上了北涼道副經略使,位居從二品,但畢竟宋洞明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赴涼士子,如外人傳言,宋洞明更多與徐北枳皇甫枰等人相似,是我徐鳳年僅憑個人喜好破格提拔起來的心腹。”

    說到這裏,徐鳳年自嘲一笑,“現在北涼打贏了仗,照道理說,是該到了封官許願的時候,急需給這些嗷嗷待哺的士子一個盼頭,北涼畢竟隻有四州之地,官帽子就那麽多,已經在各地衙門塞進不少外地士子,我總不可能趕走北涼本地官員給他們騰座位,不適合,就隻好拿出一個陵州刺史的正三品高位來做噱頭。原本以宋大人治理政事的能耐,當然是下一任陵州刺史的最佳人選。”

    宋岩終於開口說話,沒有任何藏藏掖掖,相反十分直截了當,問道:“王爺,下官若是在陵州做不成刺史,能否去別州?”

    徐鳳年也坦誠說道:“在田培芳升任副經略使後,由徐北枳接任,這是板上釘釘的了。而流州現任刺史是楊光鬥,下任不出意外是陳錫亮,也隻能是陳錫亮,在經曆過一係列戰火熏陶的流州,說句難聽的,我就是願意讓宋大人調去流州,估計你也難以服眾,這與你宋岩執政本事的大小沒有關係。至於幽州,不妨與你實話實說,誌在沙場建功立業的胡魁確實很快就要重返邊軍,但是下任刺史人選,也是有講究的,幽州相較涼州,更加重武輕文,要不然田培芳前幾年也不會那麽憋屈,抱怨自己是個花瓶刺史,當年他竭力運作著想要來這陵州任職,是北涼官場路人皆知的一樁事情。這次涼莽大戰,幽州方麵出力極多,死傷最重,你去幽州,不妥。”

    宋岩苦笑道:“王爺這麽說,下官就死心了。說開了也好,不用成天吊著那份心思。”

    宋岩心知肚明,涼州流州幽州去不了,而陵州非但是這次升不上去,在開了千金買馬的官場先河之後,在未來依然可能沒有適宜宋岩的那把交椅,因為陵州必然會成為安置赴涼士子的最佳地點,不聞戰鼓不見狼煙的塞外江南,天然適宜舞文弄墨的讀書人,北涼也許會因此順勢形成北將南相的穩定局麵,所以宋岩才格外憂心,他並不是個迂腐文人,雖說不是那種太過熱衷名利的官員,卻也從不愚忠於誰。施展抱負一事,畢竟是要跟頭頂那官帽子的大小直接掛鉤的。試想張巨鹿若是個清水衙門的小吏,又如何能夠一手造就出如今的離陽大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