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四十五章 噤若寒蟬(八)(1/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9602更新時間:2023-08-20 12:17:57

    徐鳳年上車的時候,徐偃兵問道:“怎麽不走進去看幾眼?”

    徐鳳年笑道:“徐驍年輕時跟人裝孫子的地方,就不進去了。”

    徐偃兵會心一笑,點頭道:“大將軍應該也是這麽想的。”

    馬車駛向並不遙遠的趙家甕,正值退朝,許多馬車迎麵而來,畢竟京城除了權勢彪炳的六部,還有足可謂龐雜繁多的大小衙門設在別處。

    一輛輛馬車、一位位騎馬官員與這架不起眼的馬車擦身而過。

    徐偃兵在禮部衙門外停車,禮部官員的馬車或是坐騎早已把位置占滿,讓原本進出衙門的寬闊道路變得依舊擁擠不堪,沒有辦法,禮部如今是第一等清貴且顯貴的王朝重地,迎來送往極其繁重,許多以前都不樂意踏足禮部半步的別部官員,如今也隔三岔五來禮部找個郎中員外郎敘敘舊套套近乎,至於禮部尚書司馬樸華和左侍郎晉蘭亭就別奢望了,除非是別部侍郎一級的人物,否則是根本見不著麵的。話說回來,本身到了侍郎這個位置,既不太拉得下麵子,當然也無需用這種粗陋方法來籠絡關係。

    所以當徐偃兵隻是隨意停了個位置,很快就有禮部小吏走過來,倒沒有立即頤指氣使惡語相向,太安城水深蛟龍多,已經有無數鮮血淋漓的前車之鑒總結出了一個道理,與人為善,能忍則忍,肯定不會有錯。當隻縮頭烏龜,總比做伸頭王八給人一刀剁下好吧?

    那名小吏很快就萬分慶幸自己的謹小慎微,當他看到那個掀起簾子年輕人的衣飾,立即就醒悟,不愧是禮部的人,比起兵部武庫司那兩人的荒唐滑稽,這家夥很快就深深作揖,畢恭畢敬道:“下官參見北涼王!”

    徐鳳年走下馬車,點了點頭,徑直走向禮部衙門。

    身後那個禮部官吏等到徐鳳年都走入大門了,還是不敢起身。

    一副恨不得彎腰作揖到天荒地老的謙恭架勢。

    為年輕藩王領路的,是一位運氣糟糕至極的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正巧跟這位北涼王狹路相逢,逃都沒地方逃,同行幾個下屬更是瞬間就跟這位郎中大人拉開了大段距離,半點舍身取義的覺悟都沒有。

    如今禮部的門檻不容易進?若是沒有品秩足夠的熟人領路,就會被憋了許多年怨氣的其他禮部官員百般刁難?

    事實自然是事實。

    可是眼前這一位,會管你這些狗屁倒灶的規矩?人家還是北涼世子殿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佩刀上殿了!

    所以當祠祭清吏司郎中聽北涼王說要見老尚書的時候,屁都不敢放一個,低頭哈腰幫著帶路,隻說尚書大人退朝後還有一場雷打不動的禦書房議政,可能需要王爺稍等片刻。

    徐鳳年走入司馬樸華那間屋子,也沒有拒絕那個禮部郎中的端茶送水。

    看到年輕藩王站在尚書大人的那幅心頭愛《蛙聲出山泉》前駐足欣賞,小心翼翼遞去一盞熱茶的郎中大人這才記起一事,在北涼世襲罔替後,這個年輕人當年被罵作暴殄天物、肆意在價值連城真跡字畫上胡亂題跋題簽,甚至幹脆蓋印“贗品”二字,起初不知道多少京城官員和中原文人雅士,在得到從北涼王府流傳出的字畫後,一個個捶胸頓足,恨不得把那個年輕人從梧桐院抓住去痛毆一頓,不曾想才幾年功夫,立馬變臉,一個比一個笑得合不攏嘴了。理由很簡單,不管風骨錚錚的士林領袖們如何抗拒,這些經由年輕藩王之手的字畫,隻要你肯賣,下家的出價最不濟都要翻一番,既便如此,依舊有價無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