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五十七章 事了拂衣(上)(1/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328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00

    祥符二年深秋的這一天,注定要演變出無數的神怪誌異的說法,欽天監那邊日月升起,梵音嫋嫋,數次長虹掛空,仙人懸空。而京畿南軍大營,也是情景駭人,兩位陸地神仙一般的萬人敵,身形快如蛟龍入海,雙方廝殺過程中,把整座大營撕裂得支離破碎,所過之處,勢如破竹,尤其是新任兵部尚書吳重軒大將軍的嫡係兵馬遭罪最重,死傷過千。常人所謂的水土不服,也不過是身體不適,像吳尚書這些麾下精銳這麽丟胳膊少腿甚至連小命都沒了的,少見。關鍵是幾乎無人辯認出那兩道人影的真實身份,這才最讓京畿南軍倍感窩囊。

    而罪魁禍首徐鳳年走下社稷壇的時候,李家甲士在李守郭和李長良父子的率領下,誓死守住了大門口,擺出要走出去就從一千多人的屍體上跨過的決然姿態,但其實門外大街上折損過半的重騎軍,已經在安東將軍馬忠賢近乎瘋狂快馬加鞭地傳遞一道密旨後,悄然退出街道,但是為了不驚擾內外城京城百姓,不去引發更大的恐慌,這支尚未投入兩遼沙場便元氣大傷的騎軍,並沒有立即出城前往駐地。馬忠賢當時匆匆忙忙離開征北大將軍府邸內的父親病榻,甚至來不及穿上武臣官袍,更別提披掛鐵甲了,這位出身煊赫的安東將軍轉頭望著這支被悲壯氣氛籠罩的殘部,心在滴血。

    尤其是無比熟諳京城官場的馬忠賢知道,等到家中噩耗傳出府邸,傳到廟堂和市井,很快太安城朝野上下就會說他的父親早不死晚不死,恰恰在北涼王大鬧禮部和欽天監的時候咽下最後那口氣,是被嚇破膽了,是給那個姓徐的年輕人活活嚇死的!

    在一大片鐵甲錚錚中顯得不倫不類的馬忠賢雙拳緊握,兩眼通紅,恨不得撥轉馬頭一聲令下,把那個姓徐的剁成肉泥!

    一位布衣老人穿過李家甲士那座“弱不禁風”的步軍方陣,李守郭想要出言提醒,老人笑著擺了擺手,徑直走向在社稷壇邊緣停步的北涼王,老人沒有站到年輕人的麵前,兩人並肩,但是一人麵北一人朝南。

    徐鳳年淡然道:“本來以為是門下省坦坦翁來這裏當說客,沒想到是中書令大人來這裏唱白臉。”

    中書省主官齊陽龍仰頭望著那座高壇,笑嗬嗬道:“欽天監就這麽毀了,可惜啊。”

    徐鳳年說道:“北涼在關外死了十多萬人,人人麵北而死,就不可惜?”

    齊陽龍點點頭,沉聲道:“在我看來,都可惜。欽天監毀了,我作為喜歡讀史的讀書人,覺得可惜。北涼將士戰死十數萬,我作為離陽子民,覺得可惜,還有可敬。隻不過我如今到京城跟朝廷討要了件袍子披上,就不得不來這裏跟王爺嘮叨嘮叨。”

    徐鳳年持刀左手因為肩頭被那根長繩洞穿,手臂頹然下垂,鮮血不斷流淌出袖管,沿著手指滴落在地麵上。那張臉龐因為體內興風作浪的狂躁氣機,一瞬間蒼白無血色,一瞬間變成紫金色熠熠生輝,至於眉心處的開裂,鮮血順著鼻梁滑下,更是為這位年輕藩王的英俊臉龐平添了幾分濃重戾氣。

    這個一人便讓整座京城為之兩次震動的年輕人麵無表情道:“三千人,每死一人,就扣掉我北涼一千石漕運糧草,是趙篆親口說的。那我現在不妨也直接跟中書令大人說,三百萬石漕運,敢少我一石,就有三萬北涼鐵騎南下入廣陵!反正藩王靖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們朝廷不管北涼百姓的死活,我徐鳳年好說話得很,不介意讓你們離陽明白什麽叫‘忠心耿耿’!”

    齊陽龍聽到這番鋒芒畢露的話語後,沒有故作怒容,笑臉不減道:“北涼王,說實話,我齊陽龍呢,不管祖籍在那裏,一向把自己當廣陵道內的上陰學宮當成了家,楊慎杏和閻震春已經在我家土地上折騰過一遍了,宋笠那王八蛋和寇江淮又折騰了一遍,接下來還要輪到吳重軒和盧升象這幾個所謂的名將去搗鼓搗鼓,要說他們能速戰速決也就罷了,甭管是誰輸誰贏,隻要分出勝負,對廣陵道的百姓都是好事,怕就怕這麽僵持不下,拚光了青壯拚老卒還好說,萬一拚光了軍伍將士,可不就是拿老百姓的命去填坑?是不是這個理,北涼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