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章 再見如初見(1/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8716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12

    龍眼兒平原,由北往南,有筆直一線塵土飛揚。

    當一位身材矮小卻長臂如猿的中年漢子停下身形,身後那條宛如黃色蛟龍的飛沙也漸漸消散,漢子舉目遠眺,卓然氣態不似反間人物,緣於他兩條胳膊從素樸衣衫中,透出熠熠生輝的金黃光芒,光芒絲絲縷縷,縈繞胳膊,呈現出千百尾細小蛟龍盤踞之姿。

    在第二場涼莽大戰即將在秋風中拉開序幕的關鍵時刻,身為北院大王的他悄然動身,去了一趟北莽版圖最北麵的地方,以一座冰山作舟,繼續渡海北行,最終得償所願。他本該前往南朝西京廟堂參與軍國議事,哪怕已經被摘掉北院大王的頭銜,他依然是整座北莽王朝的定海神針,草原騎兵對其那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就像離陽朝廷之於顧劍棠,無論先前廣陵道戰事如何不順,甚至讓西楚複國在戰場上一度達到氣勢頂峰,但隻要顧劍棠沒有出手,隻要他和兩遼邊軍沒有動身,那麽離陽就仍舊有十足底氣跟西楚叛軍周旋。

    拓跋菩薩緩緩南歸之後,很快就察覺到北涼那股磅礴氣息的向北突進,拓跋菩薩本以為是那個年輕人的挑釁舉動,已至人間武夫極致高處的他自然不會退避,隻是當他隨後意識到龍眼兒平原上的第二股獨特氣機後,拓跋菩薩依舊戰意昂然之餘,也有些無奈,原來是個莫名其妙的誤會,竟然是洪敬岩不知為何惹惱了年輕藩王,以至於後者不惜孤身奔襲千裏趕赴戰場。拓跋菩薩倒不是介意被洪敬岩借刀殺人一回,隻不過他很好奇洪敬岩這位公認的武道天才,為何會突然出現有一舉打破天人門檻的跡象,所以拓跋菩薩沒有急於出手,跟徐鳳年一戰,在拓跋菩薩眼中,早晚皆可,甚至可以說越晚越好,等到北涼三十萬鐵騎所剩無幾,姓徐的年輕人身陷絕境,更能無牽無掛與他真正的傾心傾力一戰,所以接下來,洪敬岩這個一直草原被譽為拓跋菩薩第二的柔然鐵騎共主,他會救下,於公於私都要救,但是這並不妨礙拓跋菩薩讓這個城府深沉的晚輩吃點苦頭。

    北莽的頂尖高手在這兩年死得實在太多了,提兵山第五貉,棋劍樂府的劍氣近黃青和銅人師祖,公主墳小念頭等等,一直把江湖視為廟堂婢女的皇帝陛下對此憂心忡忡,畢竟一座高門大院裏頭的丫鬟婢女再不值錢,可是死了太多,無人端茶送水無人清掃門庭,終究會讓外人覺得不符合豪閥氣象。

    但也僅限於此了,江湖宗師對於君王來說,到底還隻是那池中鯉籠中雀罷了。

    拓跋菩薩放慢腳步,緩緩南下,隻是每一步踏出,他的身形體魄就越發高大雄壯,雙臂湧現出的金黃光芒更是璀璨刺眼。

    他放眼北莽江湖,視為敵手之人,屈指可數,而一座棋劍樂府恰好就有兩位。

    棋劍樂府這一代出現了兩位雄傑,詞牌名山漸青的黃寶妝,不知為何變成了白衣魔頭洛陽,最後叛出草原,一路南下去了離陽中原,傳言曾經在太安城驚鴻一瞥,在那場徐鳳年、曹長卿和鄧太阿各自為戰的巔峰之爭中,卻沒有出手。原本詞牌名僅列第四等中流的更漏子洪敬岩,就成了當之無愧的宗門扛鼎人物,隻是即便有太平令擔任北莽帝師,加上詞牌名為寒姑的太子妃在王庭幫忙推波助瀾,手握柔然鐵騎的洪敬岩依舊沒能爭過董卓,與南院大王失之交臂,葫蘆口一役,此人率軍避開北涼重騎鋒芒,舍棄大將軍楊元讚主力大軍獨自北逃,導致北涼騎軍成功形成南北夾擊的包圍圈,更是讓這位武道宗師在草原上名聲掃地,同時也失去了那位老婦人的器重,在第二場舉國南征大略中,僅以副將身份輔助持節令慕容寶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