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二章 滿架刀(1/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2312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14

    北涼關外有那馬蹄聲,仿佛老雛之聲,綿延不絕,已經響徹二十年。

    關內有些讀書聲,好似雛鳳清於老鳳聲。

    這些讀書聲,來自一座座嶄新書院。

    涼州城內又新創白馬書院,不同於之前青鹿洞書院皆位於山林勝地,這座書院建於涼州城鬧市,剛剛從京城致仕還鄉的理學宗師姚白峰擔任首任院主,不但清涼山王府賜書六千卷,北涼王徐鳳年更是親自賜匾,北涼道經略使李功德、新任涼州刺史陸東疆、幽州刺史黃岩皆有私人贈書之舉,一時間北涼達官顯貴和豪閥士族紛紛跟隨,無不以捐贈珍本給予白馬書院為榮。

    這讓白馬書院也完成一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就是在書院創建首日,藏書樓便達到萬卷之多,因此書院藏書樓也以萬卷命名。與此同時,姚白峰開創先河,在書院中增設聖賢堂,塑儒家張家聖人以及十哲三十六賢之像,同時姚白峰立碑撰文開宗明義,強調白馬書院入學士子當以傳道求仁為重,故而並不傳授一般府學書院引以為立身之本的科舉“製藝”之術,這與科舉利祿之學顯然背道而馳。除了姚白峰擔任院主之外,享譽江南的龍虎山白蓮先生白煜與舊任陵州刺史徐北枳同時出任副院主,青鹿洞書院山主黃裳等趕赴北涼紮根的中原大儒,也允諾會按時蒞臨白馬書院講學,甚至傳言那位當年率領數千士子赴涼的王祭酒,也答應會與上陰學宮聯係,保證每年都會從號稱“天下讀書種子出處”的上陰學宮,引薦一位稷上先生入涼授業,一年為期,年年不同。

    如此一來,原本隻接受八十人的白馬書院便被踏破門檻,不得不破格招收兩百餘人年輕士子,北涼本地和外鄉士子人數大致相當。本就是清流名士的涼州父母官陸東疆更是無比熱絡,將扶持白馬書院作為上任之後的第一把火,對書院一切事宜大開方便之門,一副恨不得把書院講堂當做刺史府邸的架勢,三天兩頭就往白馬書院跑,更從陸家名下劃出六百畝良田以涼州官方名義賜予書院,這讓原本對陸氏一族頗有怨言的北涼官場頓時刮目相看,就連原本與陸家關係趨於疏離的副經略使宋洞明,也再次私下宴請這位曾經以書法直達天聽的陸擘窠。

    初秋時分,涼州城內一駕馬車緩緩駛向鬧市,馬車很普通,也無扈騎跟隨,馬夫倒是個不像馬夫的中年男子,車簾子一直掀起一角,車廂內那人就那麽安靜望著著街上的畫麵,走馬觀花一般。

    有些店鋪換了招牌,有些攤子已經不見,有些酒樓還在賣那綠蟻酒,有些客棧子承父業了。

    路經一間新開業大吉鋪子的時候,馬車緩緩停下,馬夫安靜等待主人的吩咐,不敢擅自開口,提醒那座書院眾人正在耐心等待他的到來。

    提著簾子一角的年輕人看著那間店麵,記得以前每次鮮衣怒馬返程的時候,都會去那裏買一大油紙包的醬牛肉,他也正是在那裏認識的嗬嗬姑娘,當時從未想過那間鋪子的舊主人便是黃三甲。

    那時候嗬嗬姑娘的那隻古怪大貓,還活著。

    記得當年也是在這附近,與東西姑娘久別重逢,也初次見到了那個一心想著要成佛燒出舍利子的南北小和尚,更有個爛陀山僧人非要他去西域,讓他與那位日後在襄樊城門口驚為天人的白衣菩薩雙修,那會兒他還覺得是她老牛吃嫩草來著,她太不要臉,他也太吃虧,所以沒答應。後麵有段時間隻差沒有悔青腸子捶足頓胸來著了,不過如今想起這樁事,也無非是一笑而過了。不知為何生出滿頭青絲的女菩薩,和當年遊曆江湖在水畔初見誤以為是謫仙人的她,這些動人女子,等到真有近水樓台的機會,反而沒了那份情愛心思,見時仍覺得好看,但卻不必擁有,不見時更不會掛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