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四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上)(2/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574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14

    年輕皇帝望向位置靠後的兵部侍郎唐鐵霜,溫和問道:“唐鐵霜,大柱國何時從遼東動身入京,兵部可有確切消息?”

    唐鐵霜帶著幾分惶恐不安,小心翼翼回答道:“微臣隻知大柱國回複兵部兩遼邊事緊急,北莽東線主帥王遂近期動靜頗大,蠢蠢欲動,似有大動兵戈之心,大柱國必須布置妥當方可啟程。”

    年輕皇帝嗯了一聲,安慰道:“命兵部高亭樹擬文,告知大柱國不用匆忙南下,兩遼邊務向來是我朝頭等大事,不可因小失大。”

    唐鐵霜沉聲領命,心思反而愈發沉重。皇帝陛下越是和顏悅色,他這個腦門上貼著顧黨兩個大字的兵部侍郎,越是心裏沒底。

    如今太安城官場流傳一個說法,叫做“顧劍棠之後兵部無氣運”,說的就是顧劍棠之後主持兵部衙門的大人物們,幾乎就沒有誰的仕途一帆風順,尚書盧白頡先是平調廣陵道,然後在春雪樓成了燕敕王的俘虜,侍郎許拱先是被“發配”遼東,名義上是替天子巡守北關,事實上無疑是被排斥在了京城官場尤其是朝堂中樞之外,盧升象當初以侍郎身份兼領南征主帥,結果從頭到尾戰功寥寥,如果不是後期“擅自出兵”才總算見過幾眼硝煙,恐怕就要淪為天下人的笑柄。至於顧劍棠和盧白頡兩位尚書之間的陳芝豹,封王就藩西蜀,原本還算恩寵無雙,結果到頭來莫名其妙跟著南疆趙炳一起造反,終究算不得什麽好結果。

    京城居不易,京官當不易,誠不欺我。

    唐鐵霜有意無意看了眼站在稍稍靠前位置上的蔡楠,百感交集,上次韋棟董工黃等顧大將軍舊部進京,不歡而散,這次蔡楠進京幹脆就沒有拜訪唐鐵霜的意思,待在兩淮道設在京城的麵簾子驛站深居簡出。

    年輕皇帝轉頭笑望向禮部尚書司馬樸華,祥符三年禮部在尚書省抬階至與吏兵兩部持平,要高出刑戶工三部,司馬樸華自然而然享受到了盧道林、元虢兩位前尚書的許多妙處,當今天子被中原看做文人皇帝並非無的放矢,雖然未必輕視武臣,但重視文官顯而易見,翰林院的遷址和禮部衙門的抬高都是明證。年輕皇帝看著這位禮部大員,語重心長道:“明年開春就要舉行會試,禮部責無旁貸,正副總裁官人選可有定論?此次春闈規模擴大不少,士子人數空前之多,司馬尚書還需盡早給出一份詳細章程,除了朕會親自過目,禮部不妨把章程一並交予坦坦翁、殷尚書這些主持春闈多次的前輩。”

    大概是離陽曆任禮部尚書裏最沒有清望的老人誠惶誠恐道:“陛下,三年一屆的春闈會試,事關我朝文脈綿延,微臣雖在禮部多年,卻從無主持春闈的經驗,況且微臣若論經驗,自認遠比不得坦坦翁與殷尚書熟稔春闈運作,論學識,更比不得中書令大人與溫大學士,若論能力,也比不得陳少保嚴侍值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俊彥。陛下,微臣不知如何與禮部同僚選定正副總裁官,並非我離陽人才,而是恰如小屋門口懸掛一張大珠簾,琳琅滿目,委實令人目不暇接,不知如何揀選啊,故而微臣鬥膽肯定陛下親自欽定春闈人選!”

    坦坦翁聽著身後禮部尚書大人的肺腑之言,忍不住扭頭望去,伸出一根大拇指。

    這個馬屁,可是一下子吹捧了好些人。

    司馬樸華麵對坦坦翁的手勢,笑意微憨,眼神真誠,無懈可擊。

    年輕皇帝攏了攏袖口,微微笑道:“春闈人選一事,朕不畫蛇添足,仍是由你們禮部裁定,實在頭疼的話,司馬尚書回去後多與中書令坦坦翁交流。不過在朕看來,此次會試主考官需要德高望重之外,具體負責分房閱卷的人選,倒是可以破格一次,未必講究資曆,禮部,翰林院,國子監,都可以分別揀選幾個年輕人擔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