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二章 子曰(2/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0200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21

    徐鳳年細細嚼著一粒花生米,平靜道:“趙鑄,這是你逼我跟你爭的,就算將來我坐不上那張椅子……”

    徐鳳年歎了口氣,沒有說出什麽狠話。

    今天黃昏,那頭海東青從清涼山梧桐院傳來一個隱秘消息,寥寥四字。

    “已至涼州”!

    這四個字,是二姐徐渭熊親筆,而且一望便知,她當時下筆極為沉重。

    這是一樁謀劃已久的秘事,甚至連拂水房養鷹房都完全沒有參與其中。

    至始至終,都隻有徐渭熊一人布局。

    幾年前,徐鳳年第二次遊曆江湖,身邊除了羊皮裘老頭兒和小泥人,還有後來死於蘆葦蕩呂錢塘,有如今極有可能貴為皇後的舒羞,有不少人。在這其中,那名抱白貓的豐腴女子,很不起眼。最後她便被徐渭熊向徐鳳年“借走”帶去了上陰學宮,當時徐渭熊說了句很奇怪的言語,說是要用本名魚玄機的魚幼薇做魚餌,從湖底淤泥裏釣出一頭千年老王八。事實上這些年徐鳳年並未深思,幾乎忘記了這件事情。直到今年魚幼薇以學宮稷上先生的身份,帶領一群稷下學子趕赴北涼遊學,開始在北涼各大書院往還傳道授業,徐渭熊這才跟他說起了當年之事。原來魚幼薇不止是身世不俗那麽簡單,身為大楚人氏的李淳罡當年就曾經隨口提及過,大楚曆代皆有女子劍侍,憑借煌煌劍舞鶴立雞群於世,修為不高,其意卻長,真是咄咄怪事。而魚幼薇的娘親便是大楚最後一位古怪劍侍,與國師李密的棋術並稱於世,至於為何如此奇絕,那本就是一樁撲朔迷離的大楚薑氏秘事,隨著西壘壁戰役結束,便一並湮沒於曆史塵埃,世人自然不得知。

    徐渭熊在上陰學宮求學那些年,隻對三人尊稱先生,兩位授業恩師,一位是門下弟子幾乎全部被北涼收入囊中的文壇宗師,韓穀子,一位便是最早投靠北涼徐家的王祭酒,也是那場士子赴涼的牽頭之人。

    最後一位,徐鳳年隻聽說是個目盲老琴師,常年結茅而居於上陰學宮的那座道德林。

    徐渭熊傳來的消息“已至涼州”,正是此人。

    世外高人,仍在人間。

    尋常武人會覺得這是句廢話。

    可自從徐鳳年見識過那位與國同齡的太安城宦官後,或者說更早一些,在他遇到真正的天人高樹露後,開始明白一個道理。

    如今世上又多了一個不可以常理度之的澹台平靜。

    這句話,哪裏是什麽廢話,分明是假話!

    能夠躋身儒家聖人的讀書人,自北方張家聖人起,到西楚曹長卿,幾乎就沒有誰有好下場。

    同為三教中人,釋道兩教,卻幾乎是代代有人成功證道,或圓滿,或飛升。

    為何唯獨儒家不得“善終”?

    澹台平靜曾經以練氣士身份,將其解釋為天道使然。

    徐鳳年覺得她說得有道理,隻是並沒有把道理說全。

    神遊物外的徐鳳年突然想起一事,放下酒壺碟子,起身跑去挑水了。夜深時分,洗象池那邊應該好不容易清靜下來,那就把水缸裝滿水。

    隻是徐鳳年剛推開青竹柵欄,就忍不住要跳腳罵娘了,這深更半夜的,竟然還有兩撥人往洗象池那邊湊?!

    徐鳳年猶豫了一下,不管了,那幫江湖草莽愛咋的咋的,真要惹火了自己,就讓那幫王八蛋嚐一嚐秋高氣爽涼水澡的滋味。

    他挑著擔子繼續往那邊行去。

    踩著透過竹林細細碎碎的月光,臨近洗象池,徐鳳年已經了解一個大概,兩撥分別抱團的外鄉江湖人士,各有一人在白天燒香的時候起了衝突,由於北涼律法苛刻,已經有鮮血淋漓的教訓在前頭,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鬥毆逞凶,雙方就約好了在深夜在洗象池切磋切磋,偷偷立下生死狀,卻不可攜帶兵器,一律生死自負,而且事後絕不得告知武當山腳的北涼地方官府,即便不小心泄露出去,也要咬緊牙關不牽連他人。當徐鳳年走到竹林盡頭,停下腳步,舉目望去,隻見雙方在洗象池畔氣勢洶洶地兩相對峙,七八人對陣二十餘人,人數懸殊,可前者氣勢更壯,後者兵力占優,卻顯得有些鴉雀無聲,任由七八人裏的為首一人幾乎指著鼻子戳戳點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