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涼不敢一戰(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3160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29

    除此之外,本就模仿中原大舉開辟驛路的南朝,僅是龍腰州一州之地,就在半年之內又建造了橫縱三條驛路用以運輸糧草輜重,龍腰州以北諸州,雖不如龍腰這般不惜涸澤而漁一般的耗盡國庫財力,也都增辟出一條縱向直達龍腰的驛路,北方肥美草原上動輒數十萬計的牛羊,跟隨草原兒郎的戰馬鐵蹄一同南下。這一切,無疑都是為了那場拒北城攻守戰做鋪墊,與此同時,幾乎整座南朝的全部資源都向與涼州關外邊境接壤的龍腰州傾斜,董卓能夠輕而易舉獲得大量草原青壯圍困懷陽關,亦是歸功於此。第一場北莽大戰之前拓跋菩薩清肅草原北庭勢力,出現大批失去悉剔庇護的流徙罪民,隻得前往戰場之上憑借軍功恢複身份,當時因為楊元讚部南征主力出人意料地全軍覆沒,導致攻破虎頭城的北莽中軍也隨之功虧一簣,這才給了北涼邊軍一些喘息機會,相信這一次,北莽絕不會輕易退兵,哪怕流州戰場黃宋濮都已戰死,落得與楊元讚同樣的淒慘下場,成為北莽官身最高的北莽戰死武將,噩耗傳遍南朝,廟堂一片哀鴻遍野,北莽皇帝陛下仍是毫不猶豫,讓太子殿下耶律洪才行監國之職,率領大軍南下拒北城,她則親自坐鎮西京安撫人心。

    這場大戰,北莽勢在必得!

    大概是北涼拒北城的悄無聲息,更加助漲了草原武將的桀驁,加上禦駕親征的太子殿下並未下令約束麾下猛將,率領精銳扈騎出營遊曳,仿佛成了南朝邊軍大將和草原北庭悉剔的不成文規矩,好像不去拒北城城頭那邊走一遭就是懦夫行徑。開始有人別說那些沉默而猙獰的大型床子弩,連尋常守城步弓也視若無物,以身涉險縱馬向前,隻恨無法策馬躍上城頭,有些出身北庭高門的年輕武將身披金銀甲胄,在夕陽映照之下光彩奪目。對這些年紀輕輕就從怯薛衛轉任一軍百夫長甚至千夫長的草原權貴青年而言,打小就聽膩了那支自立門戶的離陽邊軍,耳朵都起了老繭子,他們甚至腹誹極多,覺得皇帝陛下在南朝所器重之人,除了董胖子還算有些能耐,黃宋濮楊元讚柳珪這幾個老頭子,實在是不值一提,若非陛下當年迎接洪嘉北奔那些跑到草原避難求生的喪家犬,莫名其妙訂立下了南人治理南人的盟約,黃宋濮這些徒有虛名的老家夥哪裏當得上大將軍?

    有兩騎出營後沒有直奔拒北城,而是沿著大營外圍緩緩騎行,這兩騎俱是年輕人,披掛甲胄懸佩戰刀也是普通,但是其中一騎腰間所係的那條鮮卑扣玉帶,讓兩人暢行無阻,這位年輕人正是北莽王帳成員耶律東床,北莽鮮卑扣也分高低,按照玉帶之上鑲嵌寶石的數目而定,耶律慕容兩姓子弟大多可以鑲嵌兩三顆,然後以軍功大小遞增,慕容寶鼎這等身居高位手握兵權的皇親國戚,或是三朝顧命大臣耶律虹材,即耶律東床的爺爺,能夠鑲嵌八顆,耶律東床的鮮卑扣上原本隻有六顆,被敕封為鎮國將軍兼領西京兵部侍郎後,節製君子館瓦築在內四座軍鎮之一,便增添了一顆碩大貓眼石,他原本應該留在西京廟堂,或是身在四座軍鎮之一的姑塞州邊關,但是這次破例隨軍來到拒北城,與身旁那名年輕騎士都是以中路監軍身份,位高權不重,錦上添花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