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番外第一章(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5664更新時間:2023-08-20 12:18:32

    --------------------------------------------------------------------------------

    每年八月十八,廣陵大潮甲天下。

    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在三處觀賞廣陵江潮水,自大奉王朝起便蔚然成風,在停馬鎮最先賞交錯潮,然後奔赴春雪樓觀一線潮,最後在老鹽倉看回頭潮,不過若是想要一口氣看完三種潮水,絕非尋常富賈

    豪紳能夠做到,需要觀潮客沿著那條江畔驛路策馬疾馳才行,很簡單的道理,好歹你得跑得過潮水,而那條官道早已被老百姓擁堵得難以通行,別說馬車,就是單人乘馬也很難加快速度,所以就隻能去那條一般情況

    下不準百姓涉足的兵馬驛路,從大奉王朝到春秋大楚再到如今離陽趙室,在每年中秋時節,都會特準某些人物使用那條驛路,隻不過擁有出自當地將軍府或是郡守官邸的特殊牒文,當然要是有本事讓廣陵道藩王或是

    節度使經略使這三尊大菩薩親自開金口,估計當地駐軍絕對沒那膽子攔截。如今宋笠以平南大將軍銜入駐暫時沒有趙室藩王坐鎮的廣陵道,在品秩上比起正二品的廣陵道經略使和節度使低了半階,雖說跟廣陵道節度

    使許拱相比,宋笠無論官身還是聲望都要略遜一籌,但是若說比起頂著一個降臣身份的經略使大人宋慶善,以宋笠在離陽新朝如日中天的聖眷浩蕩,恐怕宋慶善站在宋笠麵前都不敢直腰說話了。

    廣陵道豪閥宋氏如今號稱三代三文傑,尤其是宋家嫡長孫宋茂林,被譽為祥符年間的宋家玉樹,與當年那位遠赴北涼道立下無數邊功的鬱鸞刀,皆是簡在帝心的俊彥翹楚。

    隻是離陽新朝武重文輕的格局,短時間內注定難以扭轉,尤其是隨著北涼係邊將不斷湧入京城廟堂,在兵部衙門紮堆抱團,老一輩有李彥超、皇甫枰和曹小蛟等人,然後就是年輕一輩卻同樣軍功煊赫的寇江淮、鬱鸞刀曹嵬等人,絕對不會出現什麽青黃不接的尷尬形勢,簡直就快要把京城兵部給變成另一座北涼都護府了,兵部尚書唐鐵霜本就被恩主顧劍棠牽連,處境尷尬,被許多忠心於前朝的某些太安城遺老私下腹誹為“十侍郎”“泥塑尚書”,言下之意是同樣是兵部侍郎出身,壯烈戰死於京畿南部戰場的盧升象,能頂十個連太安城都守不住的唐鐵霜,是一位隻能做樣子擺架子的兵部大佬。而且在陽嘉元年,新帝趙鑄賜下的文臣美諡寥寥無幾,武將美諡倒是爭得頭破血流,足可見當代名將之盛況,加上舊北莽北部草原依舊有大小悉剔負隅頑抗,這就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戰功將會收入囊中,張定遠葉秀峰等南疆舊部紛紛率軍趕赴戰場,顯然是要分一杯羹,以便日後的諡號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等到這撥人返回京城,廟堂上武將勢力之強大,更加無法想象,四征四平,四鎮四安,十六位常設實權將軍,難怪京城笑言這麽點官帽子,都不夠塞牙縫的。

    前朝先帝趙惇曾經定下規矩,在靠近那座春雪樓的廣陵江畔築造高台,專門用以每年大潮檢閱水師,永徽年間是那位臭名昭著的廣陵王趙毅親自登上高台,今日換成了節度使許拱,那位名聲不顯的新任廣陵水師統帥陪同。奪取四平將軍一席之地的宋笠本該登台,隻是他不願出現,並未獲得四征頭銜之一的許拱估計也喊不動。想來宋笠應該是在那棟享譽天下的春雪樓登高賞景,世人皆知這位“四姓家奴”的大將軍是出了名的用兵如神,以及毫不掩飾的貪圖享樂。

    在距離檢閱台不遠的江畔地段,有座被數百鐵甲銳士護衛的小山坡,是除了春雪樓和檢閱台之外觀賞一線潮的最佳地點,山坡下停滿了豪奢馬車,小山坡上站著五十六位男女老幼,老人大多高冠博帶,名士風流,年

    輕男子一般也都佩劍懸玉,女子則俱是衣衫華美,氣態雍容,無疑是廣陵道第一等的達官顯貴。所有人翹首以盼,等待一線潮的到來,等待那幕“水麵雷霆聚,江心橫白戟”的天下奇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