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1/5)

作者:tx程誌字數:12224更新時間:2023-08-23 13:11:06

    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

    第160章

    崇禎五年十月十一日,程世傑在海州港登陸遼南,在正式踏上遼南的土地,孫之澋就愣住了。

    他著實被震撼到了,整個海州不是緊張備戰,而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麵,他有些難以置信,這還是那個人煙稀少的遼東嗎?

    在孫承宗擔任遼東經略的時候,剛剛加冠的孫之澋曾跟隨孫承宗來過遼東,並且跟隨孫承宗視察過遼東的很多地方,遼南當時已經失陷,他曾隨茅元儀武裝偵察過海州,雖然沒有抵達海邊,而是在海州西北的方向。

    然而,現在的海州卻與從前的海州是兩個世界,從海州港到海州城的官道,原本已經修建了差不多七八丈寬,現在則是在加寬部分,加寬的官道差不多將近一半,三四丈寬。

    往來的大車在原來的那條官道上行駛著,北麵的官道路麵上,則是無數的民夫正在緊張地施工,木製的舂槌和圓滾滾的石碾子交替作業,將黃土鋪就的路麵壓得平滑如鏡。

    孫之澋是一個見過世麵的人,他在心中暗自咂舌,無論是北京周圍的順天府,還是保定府,再或者是河澗府,就算是北京城內的禦道恐怕都沒有這種水平。

    沿著這條正在施工的道路,程世傑的車隊緩慢前行著,走了莫約三十來裏,就是一座換馬的驛站。與一般驛站不同的是,這座驛站一分為四,中間是那條寬闊的官道,左右兩則都是驛站的城堡,不過驛站卻分為民用和軍用區域,這兩功能區域涇渭分明。

    程世傑自然走的軍事通道,也可以優先進入驛站,這座驛站與一般占地數畝,或者十數畝的驛站不同,這座驛站占地麵積超過上千畝地,如同一座小城。

    事實上,遼南的驛站分為甲、乙、丙三種規格,丙等驛站是根據客流量或者說是人流量而決定的,大約是占地麵積二三十畝左右,乙種規格是次等重要驛站,占地麵積在五百至八百畝之間。

    甲等等級最高,擁有一千三至兩千畝不等。靠近港口以及軍事重鎮的驛站,都是甲等驛站。孫之澋不知道這些,但是他卻發現,驛站裏整整齊齊的房屋,這些房屋的質地都非常奇怪,不同於內地的茅草屋和土坯房,牆麵扯ブ彌卸崠粥灰色,摸上去手感硬硬的涼涼的。

    這確實是內地不同,這是鋼筋水泥建造而成的,在軍事重鎮上的驛站,可以隨時成為一座臨時避難所,保護附近的百姓和商旅。

    程世傑的車隊在驛站沒有停留,直接通過驛站,甚至連海州城也沒有通過,程世傑是直接前往前線。

    翌日,孫之澋被一股刺鼻的氣體給熏醒了,直到吃過飯,離開驛站,他這才發現,在驛站不遠的路邊,也是一個巨大的工地,無數工程百戶所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衣服的胸前和服背後有一塊白麻製作的補子,補子上繡著“田記菜刀”字樣。

    要說田記菜刀,不得不提一句,這可是中華老字號王麻子,在山東山東青州有一鐵匠名叫田老萬,祖上九代以打鐵為業,田老萬手藝高超,所鑄刀剪火鐮等鐵器品質出眾,特別好使。人們常誇讚,隻要是田老萬經手的,即便是鐵鍬,鏟泥也絲毫不粘。因此,田老萬打鐵匠在當地赫赫有名,有口皆碑。

    田老萬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女兒叫田青,田青在田老萬死後,嫁給了一個山西商王姓商人。她的丈夫王掌櫃雖其貌不揚,滿臉麻子,但他為人誠實厚道、精明能幹,又頗善經營。田青便將父親及幾代口口相傳的鐵器鍛造技藝傾囊相授給了夫君王掌櫃,於是王麻子這個品牌就成立了。

    現在田記的掌櫃,還是田老萬,老萬並不是田柚的真名,叫他老萬,是因為他家裏真是家財萬貫。田記就出錢購置了六千套衣服,免費送給工程百戶的修路工人,這種打廣告的方式,就連程世傑也拍案叫絕。

    從田記首創這種廣告模式,並且獲得了很好的宣傳,在菜刀、剪刀領域,田記幾乎成了遼南的龍頭鐵匠公司,隨著田記菜刀之外,還有像“戴記逆旅”、“劉記包子”、“曹記香油”,甚至也包括了“遼東銀行”。

    對於這種打廣告與惠民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程世傑是非常支持的,也成了移民必備,甚至衍生了很多廣告的方式,比如說在移民安置點最先發放的單肩包、碗筷、床單、鞋子,也包括驛站的外牆,都成了廣告的投放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