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9章 趕鴨子上架提前決戰(2/5)

作者:tx程誌字數:12158更新時間:2023-08-23 13:11:59

    程世傑沒有過多關注遼東方麵,主要是遼東那邊寧海軍占領著絕對的實力,建奴想打,寧海軍可以隨時奉陪。

    最關鍵的是,程世傑需要向大員方向移民。

    當然,由於消息的不方便,程世傑此時依舊不知道,他的養子程石與李誌祥已經拿下了呂宋,當然,這隻是名義上的拿下來,他們事實上隻占據了馬尼拉城以及巴石河兩岸的區域,實際控製也隻有整個呂宋的百分之五左右,大約五六千平方公裏。

    “遼東是我們的基本盤,我們在遼東擴張的同時,不影響我們在南洋的戰略布局,我們要加大對呂宋、大員的力量投送,要向大員、呂宋滲透!”

    程世傑其實不知道,他的戰略規劃,已經遠遠落後了。

    可問題是,鄭芝龍在封鎖著杭州灣,程世傑現在還真沒有辦法向大員和呂宋投送人員和物資。

    不過,作為原本中轉的基地,崇明島卻因為移民的到來,空前繁榮。現在崇明島已經聚集了三四萬名流民,沈伯筠負責安置這些流民,每天也都忙得焦頭爛額。

    不過好歹也有些頭緒,也多虧遼東之前在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利用這些流民,先是修建了環島大道,崇明城的車馬便道、南北長街、後街基本築成,後期維護、排水溝的開挖、道木的種植以及沿街店鋪、宅院、堆棧、草市等建築都相繼建起,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勞工。

    為了容納勞力,寧海軍這邊打算立即對護島河堤、東碼頭以及東南碼頭進行擴建。之前為安置募工流民家屬的紡紗、織布工場也籌備將成。

    雖說崇明島的地盤有限,能容納的人數有限,但是事情有了頭緒,依葫蘆畫瓢就要容易多了。繼續擴建紡紗、織布工場以及建造其他的工場、作坊,本身也能容納大量的勞力。

    這些流民在崇明島其實都是暫時的,如果鄭芝龍的艦隊離開杭州灣,這些流民會運到大員,在大員開展移民屯邊工作。

    這些流民的安置工作也非常繁瑣,將流民中有所專長、有手藝的人梳理出來,人力要合理使用。

    一般說來安置流民需要大量的耕地,江南繁榮數百年,經過充分的開發,自然無法容納下更多的外來流民。

    流民的湧來,除了誘發大量的治安問題之外,也使得地方上的勞動力嚴重剩餘,使得工價大幅下挫,以致地方上的普通佃戶、力夫都敵視外來流民。

    遼東的安置流民辦法就是以工代賑,以工代賑能有效的解決短期流民、難民滯留的問題,另外規模化的家庭手工業與作坊手工業甚至更大規模的手工業工場能比純粹的耕地農作容納更多的剩下勞力。

    沈伯筠和沈氏族人就是按照遼東的這兩個思路去安置流民、難民,經過最初的混亂,,諸多事就有頭緒,崇明多了這麽多人,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便是沈伯筠自己在起初也無法想象能這麽順利,雖說很辛苦,卻也很興奮。

    由小及大,沈伯筠半輩子見到人物也多,經世致用之術堪比程世傑強的的卻未見到過,他心裏時常想,程世傑當真就滿足在紛亂的時局中求存?

    能者應知蟄伏之道,時局紛亂,但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救藥的地方,所謂時勢造英雄,時勢不予,英雄難出。

    不要看高迎祥、李自成還有鄭芝龍等如此的風光,但是自古以來最早蹦跳的螞蚱多半是給他人做嫁衣的命。

    真到時勢相予之時,沈伯筠相信程世傑也會應時而動的,正所謂窺知一斑而知全豹,從程世傑的行事風格,就可看出程世傑絕不是拘泥於什麽“忠義仁孝”那虛偽一套的人。

    沈伯筠打定主意,跟著程世傑走下去,哪怕這條路再艱難,也要走下去。

    程世傑不怕鄭芝龍進攻崇明島、也不怕他進攻吳淞口,以及長興島,在這三個地方,寧海軍都部署了炮台,坦率的說,隻要這些炮台不被摧毀,就算鄭氏將所有戰艦全壓上來也沒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