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2/5)

作者:tx程誌字數:12162更新時間:2023-08-23 13:13:02

    這個池州府大體相當於後世的安徽省的池州市及銅陵市(不含樅陽縣),在明朝池州府屬於南直隸,如果張獻忠在池州,那就方便多了,雖然池州距離吳淞口大約九百多裏,以沙船幫水手的長江航行經驗,最多三四天的時間,就可以從吳淞口抵達池州。

    可問題是,麻城在江北,屬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古代還有一個說法,叫三不管地帶。

    如果是麻城,寧海軍的水師部隊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吳勝,你這邊可以抽調多少馬車?”

    “這個……末將這邊最多可以抽調三百輛!”

    吳勝苦笑道:“大帥,你有所不知,這邊官道極差,就算有了三百輛馬車,部隊的行軍速度也提不上來!”

    “這是本帥想差了!”

    程世傑道:“軍情不等人,本帥與趙都司率領騎兵在前麵,步兵和炮兵跟在後麵!”

    “可是,大帥,咱們寧海軍六千騎兵,恐怕不足以對付張獻忠十數萬流寇吧!”

    “實話說,本帥這一仗根本就沒有想過打,能不能戰爭的手段解決張獻忠,那就不用戰爭的手段解決!”

    程世傑與其他人不太一樣,哪怕張獻忠挖了鳳陽皇陵,程世傑對其依舊沒有太過憤怒,盡管張獻忠這個人人品極差,可問題是,明史和清史都是清朝人寫的,越是被他們誣蔑得最狠的人,越有可能是相反的。

    最簡單的例子,張獻忠死於1646年,那之後16年中四川抗清難道都是靠鬼魂。

    最重要的是,如果張獻忠真搞大屠殺了,不僅盡失民心,而且自己根據地的人都被殺光了,無異於自殺……後來的李定國是靠什麽堅持那麽久,還打出兩厥名王的戰績的?根本說不通嘛!!!

    一個栽贓的著名例子:滿清的“七殺碑”傳說。滿清說張獻忠不僅殺人如麻,還在他殺人的地方立了個碑,碑上寫有:“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龘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但後來,在廣漢的一個公共墓地裏,出土了張獻忠的“聖諭碑”。碑文上卻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製造“彌望千裏,絕無人煙”慘劇的決不是張獻忠,而是當時的滿清軍隊。

    在程世傑看來誣蔑張獻忠其實是最正常的,難道歌頌張獻忠?頌揚他是反壓迫、反剝削、反封建、反帝製的鬥士?

    根據程世傑目前接觸的情報,張獻忠這個八大王,反而是流寇裏麵最有章法的一支,他的部隊比李自成的部隊更有戰鬥力。

    當然,張獻忠也不是什麽好玩意,他最喜歡幹的就是把地主和士紳抓起來,淩辱至死,隻要落在張獻忠手裏的士紳,基本上沒有好下場,死亡是最好的下場,要不然掛旗子,就是用一根木棍從糞門插入,利用其體重緩緩下墜,最終疼痛而死。

    要麽就是站在被燒熱的瓦片上,活活燙死,也有的士紳被扔在糞池裏,隻露出一顆腦袋,隻要敢抬頭,就是一頓暴揍。

    程世傑率領寧海軍一路來到南京,從南京補充給養之後,寧海軍開始分兵,程世傑率領六千騎兵,攜帶半個月幹糧,一路輕裝簡從,直撲麻城,當然寧海軍的行軍速度,依舊是非常高效的,從南京到麻城還有九百多裏陸路,程世傑所部僅僅用了三天時間。

    雖然說,騎兵花了三百跑了九百多裏並不算快,可問題是,這可是南方地帶,河流如網,丘陵密布,這可不是在大草原上,可以急速奔馳。

    此時,此時的麻城境內已經是處處生煙冒火了,大批民眾驚慌失措,扶老攜幼逃往縣城,而一些實力比較雄厚的宗族則花錢把青壯武裝起來,據塢壁自守,大群流寇在鄉野之間流竄,搜刮著一切能吃的東西,或者圍攻塢堡,好好的一塊地方硬是給折騰得兵荒馬亂。

    程世傑在經過一座村莊的時候發現這座村莊連隻老鼠都沒有留下來,被吃光了,全被吃光了。程世傑隨意走進一座看著還不錯的房子進屋子裏想歇一歇,卻又發現那幫該死的流寇連桌椅都給拆成了片片,鍋子臉盆什麽的更是被掃蕩一空了。

    程世傑忍不住罵道:“該死的流寇,比蝗蟲還狠啊!”

    跟在程世傑身邊的趙文才歎了口氣道:“都是被逼的……但凡有一點辦法,他們也不至於這樣,陝西這些年年年大旱,都窮瘋餓瘋了,自然是見東西就搶!”

    “陝西一亂,中原必亂,而中原一亂,天下也會跟著大亂。現在陝西已經亂得不可開交了,流寇正在肆虐中原,這隻是前奏而已。”

    陝西一亂,天下必亂,是有它的依據的。陝西是連接華北、西南、西北的戰略要地,是華夏民族抵禦遊牧民族的堅實屏障,也是進攻中原和巴蜀的跳板,它的得失直接關係著中央王朝的生死存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