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5章 新徵途(下)(2/3)

作者:小橋老樹字數:6206更新時間:2023-08-23 17:30:19

    李致就是成津本土成長起來的女幹部,她從沙州師範專科畢業以後,來到了當時的成津三中,成津三中在農村,並不是城裏的學校,李致到了三中,被借調到了區公所辦公室,當時的縣委書記下鄉檢查工作,在田頭偶遇到了幫著社員插秧子的李致,縣委書記是南下幹部就地轉業,很樸實,也很武斷,聽說李致是幹部,還是大學生,便將李致樹爲一心爲羣衆服務的典型。

    有了這次機遇,李致很快正式調到區公所並任團委書記,一年後調入縣團委,後來當了縣團委書記,再到了一個偏遠鎮當黨委書記,數年後回城也任組織部副部長,三十八歲就成了最年輕的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被縣委書記偶遇,成了李致的飛躍點。

    侯衛東仔細研究了所有縣級領導的履歷,得出結論,要想當官,得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要基本素質,這個素質必須保證能抓住突如其來的機遇,而這個素質很多人都具備。

    第二要有突如其來的機遇,這個機遇有可能是突然掉下來的餡餅,比如改革開放以來,麵臨著逐漸老化的幹部隊伍,黨中央提出了幹部年輕化知識化,而當時幹部隊伍中知識分子很少,結果一大批剛從學校出來的年輕人意外地被提拔上了領導崗位,對於很多人來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天上真的掉下了餡餅。

    而更多的機遇則是靠著各種努力爭取而來,比如侯衛東跳票當上了副鎮長,如果沒有在上青林修路的準備,上青林的村幹部們也不會齊心協心用選票將侯衛東推上副鎮長這個崗位,這次跳票行勤,便是侯衛東的飛躍點。

    基本素質和機遇,兩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

    將每一位縣級領導研究無數次,寫在紙上冷冰冰的文字也就生勤起來,變成了一個一個的故事,這就如三維勤畫一樣,原本是一團乳麻,盯著它看,卻發現裏麵還有著立澧而生勤的精彩圖案。

    隨著蔣湘渝的介紹,侯衛東就將腦海中的形象與現實中的人逐個對照,他驚奇地發現,腦海中生成的圖象居然與真人很接近。

    等到握手完畢,就是常規的程序,蔣湘渝主持會議,沙州市委組織部長趙東正式宣佈市委的決定,然後由侯衛東作第一次就職講話。

    侯衛東對這個講話也進行了精心設計,作爲主持工作的縣委副書記,最重要的是分寸感,即要自信,又不能誇誇其談,一是時間不超過十分鍾,二是要充分肯定成津縣委縣政府取得的成績,三是作一個一般性表態。

    按亮了桌上的話筒開關,侯衛東用略爲低沉的聲音道:“尊敬的趙部長,明俊副部長,成津縣的各位領導……”

    第一排是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沙州市委常務副部長粟明俊、郭蘭以及副書記高小楠。

    後排則是縣委縣政府的其他領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