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8章 開天辟地頭一遭(2/2)

作者:東一方字數:5060更新時間:2023-10-01 13:55:55

    遇到水患,該如何防治水患?

    遇到幹旱,該如何防治幹旱?

    亦或者,遇到地方貧窮,百姓生活艱難,要如何改變地方?

    這些看似很寬泛的問題,真要去做,那就必須細細的掰扯,把這些問題細化處理。事實上,要回答這些問題,也必須真正懂得,才能把這些題目答出來。

    這是袁尚要的人才。

    所以,袁尚的出題也就是三道題,治理水環、治理幹旱,以及如何改變地方貧窮?

    這是第一次的考核,袁尚沒有涉及到更多的層麵。如果還要進一步考核,那麽要考核的就太多太多了。即便如此,當所有人拿到試卷,看到了試卷上的三道題,大多數人都懵了。

    許多人,全都傻了眼。

    這是什麽題目?

    許多人自小讀書,讀《論語》,亦或是讀《春秋》,再或者讀《尚書》,更有人《孫子兵法》等,這些都是經典,許多人都能學習。關鍵是治理之術,經世濟民的策略,卻是他們不曾接觸到的。

    一時間,考場內喧嘩聲四起。

    登時監考的士兵直接嗬斥,有不聽話的人直接給揪出去。

    現場的情況,很快遏製。

    士人臉上的神情,都是發苦,心頭無奈。試卷上的情況,實在是不怎麽好回答。許多人都是閉門讀書,根本不懂耕種,不懂生活常識,要治理水患,要治理幹旱,完全沒有任何的模板。

    這也就導致,大多數人的治理方式,那就是靠德行感化。

    這是絕大多數的答案。

    陸遜也在人群中,他看著試卷上的題目,棱角分明的臉上,卻是多了一抹笑意。

    有意思!

    這試卷有意思!

    他通過試卷上的題目,管中窺豹,便能理解袁尚的執政策略。袁尚重視治理地方的能力,也就是重視事功。

    這是看能力。

    不是看所謂的道德品行。

    一個人的道德品行,難以評斷,因為外在因素影響太大。

    能力,卻是更好考核。

    陸遜雖說出自大家族,可自小接觸的環境不一樣。他自幼喪父,年紀很小時,便到了廬江郡投奔叔祖陸康。當時的陸康,擔任廬江太守,陸遜跟在陸康的身邊,見識很多。

    大家族的傳承學問,不僅是經典書籍的傳承,更在於一套治理方法、為人處事的傳承。

    這是家族傳承的根本。

    僅僅靠《論語》、《春秋》、《尚書》等這些書本的傳承,支撐不起一個大家族的傳承。一個大家族的立足,需要有文化、錢財的支撐,還需要有家族治理之術的傳承。

    你寒門子弟的人,讀了書又如何呢?大多數寒門子弟的人,不懂得如何治理地方。可是大家族的子弟,有父輩口口相傳,有父輩指點如何在官場為人處事。

    這些不傳之秘的傳承,才是大家族子弟,能夠一直屹立不倒的根本。

    陸遜便是這樣。

    當看到試卷上的三道題,陸遜心中便是安定了下來。

    這三道題都不難。

    陸遜沒有立刻下筆,而是仔細的思忖著該如何答好,而且必須要亮眼才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