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六章 戰爭策劃者(4/4)

作者:閃爍字數:1565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5:26

    這一幕,似曾相識。

    數十年前,美國企業用同樣的辦法進入共和國,最終霸占共和國市場。別的不說,以日用化工品為例,保潔公司在共和國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驚人的80%。很長一段時期,共和國各大零售商場的牙膏貨架上,佳潔士、高露潔,洗發水貨架上,飄柔、海飛絲、VS等各種保潔公司的產品占了一半以上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過兼並等手段,如同中華、立白等傳統國有品牌落入保潔公司手中,如同小護士、百雀靈、活力28等等在20世紀80年代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則從共和國百姓的視線中消失了。

    高度壟斷,帶來了高額利潤。

    與30年前的共和國相比,現在的印度市場更有誘惑力。

    到2034年底,美國的高端產品已經占據了印度市場40%以上的份額。按照某位印度經濟學者的調查,一年之內,美國企業就能從印度卷走大約2500億美元的利潤。雖然印度與美國的年均貿易順差在3000到3500億美元之間,但是印度得到的隻是可憐的血汗錢,而美國企業家則在豪華別墅內數鈔票。

    這樣的代價,遠遠超過了印度的承受能力。

    事實證明,印度能夠得到的僅僅隻是印度工人在美國資本家開辦的企業中流血流汗換來的血汗錢,根本不可能從美國的援助中獲得國家騰飛所需的關鍵技術。原因很簡單,所有高端產業都是合資企業,技術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開發新技術的能力也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印度隻有生產權,而且還得在生產中向美國企業支付高額專利費。

    短期看來,美國援助有效彌補了共和國從印度撤資後造成的影響。

    更大的影響是,印度的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輪“經濟狂潮”中,那些在與共和國進行貿易交往中發展起來的新興資本家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到2034年底,美國在印度投資的3000多個項目,隻有不到1%與新興資本家有關,其餘的合作對象都是家底雄厚的婆羅門貴族。別的不說,甘地-尼赫魯家族就參與了300多個合作項目,再次成為印度最顯赫的家族。

    經濟地位決定政治地位。

    隨著婆羅門貴族在經濟領域的崛起,其在印度政壇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2033年,印度換屆選舉,雖然出身平民的魯拉賈帕尼保住了總理大權,國大黨仍然以微弱優勢在選舉中獲勝,但是印度國會中,近70%的議席落入了婆羅門貴族手中,新興資本家的議席份額由45%降低到不到20%。

    政局變化,必然對印度的基本國家政策產生影響。

    與更加重視現實利益的新興資本家相比,婆羅門貴族也非常重視利益,隻是其實現利益的方式與新興資本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與美國合作,通過控製印度經濟命脈獲取經濟利益,成為婆羅門貴族的首要牟利方式。即便發展軍備,也與現實利益掛鉤,因為印度的軍工企業基本上掌握在婆羅門貴族手中,如果沒有外來威脅,印度憑什麽發展軍備,婆羅門貴族憑什麽獲得利益呢?

    受印度政局影響,元首肯定會加快邁向戰爭的步伐。

    想到這,裴承毅不再覺得驚奇。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隻有在雙方共同推動的情況下,戰爭才會爆發!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