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三十九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4/4)

作者:閃爍字數:1624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5:53

    最重要的是,那枚炸彈上的編號表明,那是一枚中國海軍的炸彈。

    這裏,布萊爾港的印度軍人犯了一個錯誤,即忽視了中**隊的聯合後勤保障機製。

    在確立了聯合作戰機製之後,共和**隊花了很大的力氣統一後勤管理,其中就包括統一管理各軍種的彈藥。換句話說,共和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用的彈藥基本一致,隻是在具體編號上有所區別。比如海軍航空炸彈編號的打頭字母為“HH”,空軍的為“KH”。這點區別根本不可能用來確定投下炸彈的機型,事實上,空軍的H轟炸機投下的正是從海軍調來的航空炸彈。

    印度軍人還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忽略了滑翔炸彈的投擲距離。

    滑翔炸彈在攻擊目標之前,會拋掉彈背上的彈翼,提高彈道末段飛行速度,隻依靠尾部的氣動翼麵控製炸彈的飛行彈道。如此一來,印度軍隊“揀”到的隻是一枚沒有爆炸的彈體,而不是整枚炸彈。滑翔彈翼與彈體脫離之後,將在空中迅速解體,留下一些大小數厘米的殘片。即便沒有完全解體,也會在落地的時候摔得粉碎。如果印度軍人稍微細心一點,就應該發現,這些滑翔炸彈所使用的彈翼比普通的大了許多,而且複雜了許多。改進彈翼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炸彈的投擲距離。隻要搞清楚了這一點,布萊爾港守軍就應該在報告中明確提到滑翔炸彈的投擲距離很有可能在200千米以上,甚至更遠。

    如果莫洛萬知道這一點,就不會武斷的認為轟炸布萊爾港的是戰術戰鬥機,而不是戰略轟炸機。因為在200千米外,除了當時正在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幾架戰鬥機之外,印度的地麵防空係統根本威脅不到轟炸機。而當時,執行巡邏任務的戰鬥機沒有啟動雷達,是由地麵防空雷達引導。如此一來,在遭到轟炸之前,戰鬥機不可能發現200千米外的轟炸機,也就不可能對轟炸機構成威脅。

    幾個小錯誤,最終釀成了大錯。

    按照莫洛萬的推斷,中國海軍艦隊肯定進入了馬六甲海峽,而且很有可能即將離開馬六甲海峽。

    計算轟炸規模之後,莫洛萬斷定中國海軍的6支航母戰鬥群派出了所有戰鬥機。

    至於中國艦隊如何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進入了馬六甲海峽,莫洛萬沒有多想,既然中國艦隊能夠在離開軍港之後避開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就有能力避開守在新加坡的美軍第七艦隊。

    中國艦隊首先轟炸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目的也很明確。

    隻有摧毀了島上的軍事設施,中國艦隊才能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進入安達曼海,尋找印度艦隊決戰。

    雖然這一判斷與之前的作戰計劃有所出入,但是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沒有任何一份作戰計劃能夠準確無誤的預測敵人的行動。出現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印度海軍重點監視巽他海峽,中國艦隊在明知道不可能安然無恙的通過巽他海峽的情況下,選擇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看清了情況,要做的就是如何幹掉進入印度洋的中國艦隊。

    還沒等莫洛萬調整部署,一條消息就讓他徹底絕望了。

    新德裏時間22點45分,也就是北京時間31日1點15分,戰爭爆發後半個小時,印度西部艦隊遭到海空聯合打擊。

    反複看了數遍剛收到的消息,莫洛萬一下從頭頂涼到了腳心。

    懷德特的西部艦隊遭到打擊,中國艦隊到底在哪?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