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五十四章 中堅力量(5/5)

作者:閃爍字數:1565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06

    正是軍情局提供了相關情報,空軍才將防區外彈藥的射程設置為200千米。

    雖然印度空軍的遠程防空係統的攔截距離超過400千米,即便對付J-17A這類輕型戰鬥機,有效射程也在250千米左右,但是在無法有效發現目標的情況下,遠程防空導彈的射程再遠都沒有實際意義。

    與藏南衝突不同的是,印度空軍終於有了點進步,也就是擁有了攔截彈藥的能力。

    為了增強戰略目標的生存能力,印度空軍在2031年之後從美國采購了數十套近程攔截係統,專門用來對付空對地彈藥。隻不過,任何攔截係統的能力都有極限,為了達到摧毀目標的目的,執行攻擊任務的機群都是以3架戰鬥機為一個單位,一次性投下至少24枚防區外炸彈。1套近程攔截係統最多能夠攔截4個目標,而用來保護戰略指揮中心的近程攔截係統不會超過5套,保護其他戰略目標的近程攔截係統更少。如此一來,隻要24枚彈藥同時到達,印度空軍采購的近程攔截係統就將成為擺設。

    除了近程攔截係統之外,印度空軍還在重要目標附近設置了強製電磁幹擾裝置。

    問題是,強製電磁幹擾裝置對共和國空軍在2030年之後開發的新式防區外彈藥沒有多大作用。J-17A在此輪轟炸中使用的LS-32B型滑翔炸彈采用了“彈道修正製導體製”,即在發射之後,首先由慣導係統控製,到達距離目標大約50千米處時由載機或者其他引導飛機提供彈道修正數據,最後階段仍然采用全封閉的慣導係統引導。如此一來,作用範圍為30千米的強製電磁幹擾裝置就無法對其構成威脅。雖然這一製導方式暫時隻能用來對付地麵固定目標,但是在極端惡劣的電磁環境下,仍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製導方式。

    戰爭很殘酷,弱者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8點40分,第一輪轟炸行動結束,各攻擊機群發回了轟炸報告。5分鍾後,跟隨攻擊機群進入印度領空的高空無人偵察機發回了戰場信息,確認轟炸收到圓滿結果,48個重點打擊目標均被摧毀,或者被徹底癱瘓。

    讓裴承毅倍感欣慰的是,除了西部戰場上的3架J-17A在返航的時候因為機械故障不得不到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降落之外,其餘的J-17A均順利返航。

    首輪轟炸結束之後,打擊分成了兩個方向。

    空軍的主要任務仍然是摧毀印度的軍事指揮與通信、防空係統等戰略目標,對付戰術與戰役類目標的任務則交給了陸軍航空兵在內的其他作戰力量。

    充分有效的利用作戰力量,是提高軍事打擊力量的重要手段。

    J-17A機群還未離開印度領空,陸航的攻擊機群就接踵而至。

    如果說JA與J-17A是空軍的“新星”,那麽26B就是陸航的新銳力量。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