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十章 轉折點(4/4)

作者:閃爍字數:1543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10

    解決了印度問題,共和國的周邊局勢將徹底轉變,除了不成氣候的菲律賓與萎靡不振的俄羅斯之外,本土外圍2000千米範圍之內,再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對共和國構成嚴重威脅。也就是說,共和國再也不用為周邊安全考慮,可以集中力量做別的事情,比如推動國內經濟發展、推進政治改革、建立新國際秩序、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競爭等等。在此情況下,共和國的戰略規劃肯定會發生重大變化,比如不再需要一支強大到能夠征服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當然,也不再需要一個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決定的領導人。

    因為第三次軍事改革已經開始,而且改革的核心內容就是裁軍,通過縮小軍隊規模,用有限的軍費推動軍事技術快速發展,所以半島電視台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王元慶已經為共和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至少在10到20年之內,共和國不會對外擴張。

    問題是,王元慶也不是預言家,不可能在2032年之前知道3年之後的印度戰爭將以什麽方式結束。換句話說,戰爭拖上1年與在半年內結束將對共和國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如此一來,王元慶就不大可能在2032年,也就是第二屆任期開始之前確定5年後的接替人。正是如此,王元慶才把顏靖宇調回中央,卻沒有設立國家副元首,甚至沒有明確接替人。

    按照半島電視台的分析,誰接替,將由共和國在2037年初時的國情決定。

    雖然在此之前,相信顏靖宇將在2037年出任國家元首的人占多數,但是隨著局勢逐漸明朗,越來越多的人轉變了觀點。可以說,顏靖宇的能力並不差,在很多方麵與王元慶非常相似,可是他缺乏最重要的因素:影響力。

    “影響力”到底有多重要?

    站在國家元首的位置上來看,“影響力”不但決定了元首推行改革、管理國家、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還決定了元首的行為方式。從某種角度看,後者產生的影響更加明顯。簡單說來,如果元首缺乏影響力,肯定會在任期內、特別是第一屆任期內謀求樹立威信,事實上紀佑國、趙潤東、王元慶都是這麽做的;而元首要想樹立威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外征戰,用一場給國家、民族與公民帶來巨大利益的戰爭來獲得支持。

    王元慶會讓共和國在2037年之後再次陷入對外戰爭之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因為現在的共和國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場戰爭。

    如此一來,顏靖宇出任國家元首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

    顏靖宇沒有資格,葉致勝就更加沒有資格。除了這兩個人,有能力接替王元慶的就隻有顧為民了。從某種程度上講,讓顧為民出任國家元首是王元慶的唯一選擇,也是必然選擇。

    暫且不說半島電視台的分析是否正確,至少與實際情況更加吻合。

    如果僅僅是共和國的換屆大選,2037年還不至於成為一個備受矚目、被稱為“21世紀大轉折”的年份。

    2月的第一天,阿根廷軍事訪問團到達北京。

    雖然共和國的新聞媒體沒有對這件事做大肆報道,但是西方新聞媒體、特別是歐洲的新聞媒體卻將其當成了頭等大事,仿佛天快塌下來一樣。

    從這個時候開始,世界變得不太平靜。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