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八十八章 公開較量(4/5)

作者:閃爍字數:1610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23

    也就是說,1個小隊的3架戰鬥機總共有24枚遠程攔截導彈。

    顯然,這就是針對J-14S配備的。因為J-14S隻能同時跟蹤測量24個目標,最多隻能引導24枚導彈進行攻擊,所以在不考慮逼近進行第二輪攻擊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攜帶更多的攔截導彈。

    更重要的是,24枚導彈肯定不能用來攻擊24個目標。

    軍情局早就證實,印度戰爭之後,美國與英國都對已有的F-46A做了改進,利用冗餘空間安裝了主動攔截係統。雖然與原配相比,加裝的攔截係統肯定不是很理想,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F-46A的主動攔截係統采用最小能量輸出模式(在最近的距離內破壞導彈的導引頭,而不是燒毀導彈的彈頭或者發動機)時,能在一次戰鬥中攔截6枚導彈,如果采用最大能量輸出模式,能在一次戰鬥中攔截3枚導彈。也就是說,即便假設導彈的命中率為百分之百,擊落1架F-46A得用4枚導彈。如果交戰距離太遠,導致導彈在接近目標的時候速度減慢,則需要使用7枚導彈。再考慮到導彈的命中率不可能為百分之百,一般在80%左右,在確保命中率超過95%的情況下,就得用上8枚導彈。因此3架戰鬥機攜帶的24枚導彈隻能對付3架F-46A,一個製空戰鬥機大隊最多能夠在一次戰鬥中攔截18架敵機。

    看上去,製空戰鬥機大隊的攔截能力並不強。

    別的不說,特遣艦隊在正常出動的情況下,按照1架戰鬥機掩護2架攻擊機的比例計算,也能出動24架護航戰鬥機。要想奪取製空權,阿根廷空軍至少需要投入2個製空戰鬥機大隊。因為4個大隊輪番執行防空巡邏任務,不管在什麽時候,最多隻能投入2個製空戰鬥機大隊。也就是說,如果特遣艦隊加把勁,或者安排更多的護航戰鬥機,阿根廷空軍的製空戰鬥機大隊就將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理論分析與實際情況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事實上,製空戰鬥機大隊的實力絕對不弱。

    拿15日夜間的戰鬥來說,1個製空戰鬥機大隊就打垮了皇家海軍航空兵的突擊。

    戰鬥中,18架J-14戰鬥機一起發起攻擊,向20多架F-46A發射了導彈(實際上隻鎖定了18架F-46A)。因為攻擊引導工作由J-14S負責,在導彈進入自導距離之前,J-14機群不會發出無線電輻射,所以當F-46A的雷達告警機與導彈告警機同時響起。皇家海軍飛行員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是還擊,在導彈逼近的情況下,不選擇規避,而選擇還擊,那是最愚蠢的做法。雖然這輪攻擊隻幹掉了12架(一說6架,一說4架,而以實際情況來看,應該在6架到12架之間)F-46A,空中還有10多架F-46A,但是皇家海軍的飛行員已經沒有心情打下去了。原因很簡單,還沒發現敵人就被突然到達的導彈幹掉了那麽戰友,僥幸逃脫的飛行員還敢留下來嗎?就算有這個膽量,也得考慮一下對手會不會再次發起攻擊,以及對麵有多少架敵機。要知道,一般情況下,戰鬥機飛行員不會一口氣射出所有攔截導彈,而且能夠一次發射100多枚攔截導彈,敵機的數量不會少於30架。僅剩10多架F-46A時,英國飛行員哪有膽量與彈藥充足的30多架敵機交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