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二章 極限行軍(4/4)

作者:閃爍字數:1497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05

    因為尚達克距離巴夫格大概530千米,而NSA在確定了幹擾範圍之後,肯定會密切監視幹擾區域附近、特別是西麵的情況,所以第一戰鬥單位的支援部隊到達巴夫格後,肯定會被美軍的偵察衛星發現。也就是說,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離開幹擾區域前數小時,支援部隊就將暴露在美軍的眼皮子底下。

    楊少勇提到了這一點,並且建議減緩第一戰鬥單位的行軍速度,在克爾曼利用伊朗軍隊的電力供應係統補充電能,在到達亞茲德之後再做補充。也就是說,不用向巴夫格部署電力補充部隊。

    這麽做能夠延緩部隊暴露的時間,但是也將延遲部隊的進軍速度。

    綜合考慮後,裴承毅否決了楊少勇的建議,要求第一戰鬥單位全速前進,必須按照計劃在24小時之內完成穿越伊朗全境的行軍行動。

    事實上,第一戰鬥單位一直在以最快的速度前進。

    作為一支配備了數百輛主戰坦克與數百輛步兵戰車的裝甲部隊,在完全依靠後勤保障部隊的情況下,保持每小時130千米的行軍速度,已經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了。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伊朗總統內賈德在數年前就啟動了大規模基礎建設項目,修建了橫貫伊朗的數條高等級幹線公路,第一戰鬥單位不得不在普通公路上行軍的話,不管淩雲霄與第一戰鬥單位的官兵有多大的能耐,也不可能讓部隊的行軍速度達到每小時130千米。原因很簡單,30E與DZ-31D隻有在高等級公路上,使用摩擦阻力最小的複合橡膠履帶,最大速度才會超過每小時130千米。

    對淩雲霄來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沿途拋錨的車輛越少越好。

    事實上,淩雲霄已經做好了“丟掉”一半先頭部隊的心理準備。別的不說,他用3個營做先頭部隊,就是在為車輛拋錨提供後備力量。雖然在以往的訓練中,這種高強度行軍會每年舉行一次,而且會在條件極端惡劣的巴基斯坦沙漠、或者印度的高原上進行,部隊的表現並不差,但是演習畢竟是演習,訓練永遠是訓練,在實戰環境下,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環境也差得多,比如沿途就沒有用來收治中暑官兵的醫療站。

    萬幸的是,2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一輛坦克與一輛戰車拋錨。

    相對來說,情況算得上是非常理想的了。

    接到裴承毅的命令後,淩雲霄沒有把命令傳達下去。雖然自從項鋌輝退役後,淩雲霄就沒有把林嘯雷放在眼裏,甚至好幾年都沒回過總參謀部,唯一能夠讓他心服口服、而且心甘情願的聽從命令的就隻有裴承毅了,但是淩雲霄不再是20年前那個不知道輕重的年輕將領,而是共和國最厲害的猛將。部隊的情況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已經達到極限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繼續給官兵施加壓力。

    對淩雲霄來說,他的希望隻有一個,即到達第一個休息點的時候,所有官兵都能跟上。

    要想讓部隊繼續前進,就得做好保障工作。

    接到裴承毅的電話後,淩雲霄聯係了正在巴姆與伊朗軍隊交涉的鍾驚波,讓他直接告訴伊朗國防軍的那個少將,如果不能及時為第一戰鬥單位準備好後勤物資,導致第一戰鬥單位不能及時完成任務,所有責任都由伊朗當局承擔。

    雖然這話嚴重了一點,但是也看得出來,淩雲霄是個一絲不苟的軍人。

    說準確點,是個隻把自己的手下放在心裏的、非常自私的指揮官。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