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八十六章 增援部隊(4/4)

作者:閃爍字數:1397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19

    受印度戰爭影響,直到2040年中期,日本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目標才基本實現。

    2040年底,日本開始有計劃的向國內移民。準確的說,是向“新東京市”移民。因為美國當局在“新東京市”的建設上給予了最大的幫助,所以日本當局準備在2042年7月1日舉行的城市命名典禮上,將“新東京市”命名為“美日市”,以此象征美國與日本的深厚傳統友誼。

    不管怎麽說,在10多年前被打垮的日本正在站起來。

    雖然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到2065年隻之前,日本都很難威脅到共和國,畢竟人口的恢複遠沒有城市重建那麽簡單。用近40年的時間來繁衍2到3代人,哪怕算上部分回國的海外移民,日本的總人口也很難突破5000萬。以日本與共和國的實力對比,在人口規模沒有超過5000萬的情況下,日本當局基本上不要考慮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別的不說,在正常情況下,5000萬人口最多隻能支撐一支50萬的常備軍,而這樣的軍事規模,根本不可能對共和國構成威脅。但是對於日本的再次崛起,共和國表現出了難以容忍的態度。2037年,也就是日本戰爭爆發10周年的時候,共和國當局拒絕了美國的提議,沒有把琉球群島歸還給日本,甚至沒有答應把占領的土嘎喇列島(琉球群島北部部分)歸還給日本,而是表示將在占領期結束之後,由琉球人自行決定去留問題。

    不管怎麽說,日本振興,對共和國來說不是什麽好事。

    受此影響,第三次軍事改革開始後,項鋌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設在那霸,並且在離任前,將成立不久的第四戰鬥單位派了過去,還給該戰鬥單位安排了一位深得他信任的指揮官,即李繼先中將。雖然第四戰鬥單位的司令部設在那霸,但是該戰鬥單位實際上部署在土噶喇群島,其主力部隊就駐紮在距離日本九州島不到100千米的種子島與屋久島。

    正是因為該部隊的存在,日本當局在重建的時候才放棄了條件更加理想的九州島。

    還有一件事情是裴承毅不知道的,那就是共和國當局早在2037年就製訂了一份針對日本的戰略計劃,即在日本本土的汙染情況比預料的好得多,日本當局的重建工作進展情況比預料的快得多的情況下,將出兵占領九州島,至少控製幾處深水良港,以扶持親華政權的方式建立日本的南方政權。因為該計劃過於龐大,而且在顧衛民上台之後,共和國的外交政策趨於緩和,所以這份由總參謀部與國防部聯手製訂的戰略計劃被鎖進了保險櫃,就連新上任的總參謀長都不清楚其具體內容。

    總而言之,共和國當局從沒忽視來自日本的威脅。

    在此情況下,裴承毅自然不能指望得到第四戰鬥單位的支持了。事實上,在菲律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日本又開始萌芽的情況下,共和國當局肯定得考慮中東戰爭對西太平洋局勢的影響。

    問題是,中東戰場肯定需要更多的地麵部隊。

    李存勳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也不是不清楚中東戰場上的情況。美國的增兵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最終派往中東的肯定不止是2個陸戰師與2個陸軍師,說不定會動用30萬地麵部隊。不管怎麽樣,必須盡快為裴承毅提供更多的作戰裝備,讓裴承毅掌握主動權,並且把主動權轉化為勝利。

    在此情況下,江晚承與王學平的出現也就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了。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