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章 錢的問題(4/4)

作者:閃爍字數:1372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23

    針對這一情況,共和國在2042年6月向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當局提出了向願意遷移的庫爾德人提供安置補償的意見書,其中就提到,共和國願意為每個到軍事占領區內安家的庫爾德人提供50000到75000元不等的安置費用。因為在此之前,共和國當局已經承諾為占領區內的每個庫爾德人補償同等金額的安置費用,所以這項政策並不特殊。問題是,共和國當局在意見書中還提到,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是當事國,也是直接受益國,應該為遷移的庫爾德人提供更多的安置補償。共和國當局也不是不體諒3個盟國的處境,在意見書中明確提到,共和國可以通過貿易補償、技術轉讓、基礎投資、人才培訓等等方式來補償3個國家在安置庫爾德人問題上遭受的損失,並且保證在戰爭結束之後,向3個盟國開放軍事占領區的經濟市場。

    總的來說,共和國是真心想辦好這件事情。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的75%的庫爾德人遷往軍事占領區,共和國就得在800萬庫爾德人身上花掉大約5000億元。雖然對經濟總量已經突破300萬億、年稅收高達50萬億的共和國來說,5000億元算不上壓力,但是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如果按照共和國的提議,以同等的方式為800萬庫爾德人提供安置補償,那就是個問題,而且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由此可見,錢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然,比起“戰爭經費”,這點錢就算不了什麽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因為內賈德過於注重國家利益,或者說,想借此機會洗劫那些控製著國家財富的政府高官,並且利用打擊**來對付哈什,所以由“戰爭經費”帶來的眾多問題中,伊朗與共和國關係倒退還是其次的,伊朗的政治動蕩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甚至可以說,內賈德在2042年底險遭刺殺,就是因為他在國內政治鬥爭上玩得過火,迫使伊朗的既得利益集團不得不拚命反擊。換個角度看,伊朗國內證據的這種亂象,讓共和國當局更加不敢對伊朗抱太大的希望。

    內賈德遇刺,終於引爆了伊朗政壇下的炸藥桶。

    必須承認,文明進步的力量是任何宗教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在2042年12月23日(內賈德在這一天被人行刺,直接原因是伊朗在停戰談判上做出了讓步)到2043年1月7日的15天中,伊朗的政治地震既在國際社會的意料之中,又讓眾多國際形勢觀察家倍感意外,因為在15天發生了3次軍事政變之後,笑到最後的不是最高精神領袖哈什,而是命大福大的內賈德。

    在評論這15天中在伊朗境內發生的事情時,眾多西方新聞媒體都用了一句話:文明的力量戰勝了宗教的力量。

    雖然沒有哪家西方新聞媒體重點提到伊朗政治劇變中,共和國因素起到的作用,但是誰也不應該忽視數十年來,共和國在文化交往上對伊朗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在政治地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伊朗軍人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