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三十章 影子戰士(4/4)

作者:閃爍字數:1409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48

    可以說,這也是前線官兵對自衛武器詬病最多的地方。

    相對而言,7.2×48毫米戰鬥槍彈與×64毫米狙擊槍彈的威力都得到了肯定,特別是將兩種槍彈配合使用,前者主要對付300米以內的單個目標,後者則用來對付300米以外的單個目標,能夠收到最佳效果。

    當然,這兩種“大威力”槍彈的最大問題就是質量偏重,單兵攜行量非常有限。

    按照共和國陸軍的戰鬥編製,步槍手的彈藥攜帶量為540發(8個30發彈夾與300發盒裝彈藥,總質量為12千克),機槍手的彈藥攜帶量為600發(2個100發彈袋與400發盒裝彈藥,總質量為13千克),精確步槍手的彈藥攜帶量為160×64毫米槍彈,6個10發彈夾與100發盒裝彈藥,總質量為10千克)。雖然這是3天的彈藥消耗量,但是在激烈戰鬥中,這點彈藥甚至堅持不了30分鍾。如果乘車作戰,問題還不是很大,因為可以在車輛內放置更多的彈藥,但是在車輛難以到達的山區與狹窄的城市巷道裏活動,彈藥攜行能力偏少的問題就非常明顯了。根據第十戰鬥單位在攻打迪亞巴克爾時的遭遇,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彈藥不夠而不得不放棄進攻。第一戰鬥單位在掃蕩土耳其東南部山區時候,也不得不避開一些車輛無法進入的地區,從而使部隊的行軍安全受到威脅。

    總的來說,在2024年定型的3種槍彈,已經不太適應2041年的戰爭。

    當然,淩雲霄與數名將領發起聯名信,也與軍火集團有關。要知道,槍支不是空軍的戰鬥機、海軍的戰艦與陸軍的戰車,而是軍人手裏最基本的戰鬥武器。雖然共和國陸軍的一線戰鬥兵力已經縮減到30萬,但是共和國陸軍的槍支保有量超過了100萬支,其中裝備一線部隊的就有50萬支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人手2支。問題還不僅如此,槍支與槍彈是配套的,而槍彈屬於大規模消耗物資,即便在和平時期,部隊也會在日常訓練中消耗大量槍彈,所以軍隊會保有大量庫存。比如在2042年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的倉庫內就有大約500億發7.2×48毫米槍彈,而且3家彈藥企業每年還得生產20億發彈藥才能讓保住最重要的技術工人。如此一來,陸軍要想換裝的話,就得處理掉全部庫存彈藥,並且用新的彈藥來塞滿彈藥倉庫,從而為軍火商創造大量利潤。保守估計,為共和國陸軍換裝全部槍支,並且重新采購彈藥,總投入不會低於2000億元。如果算上配套產業的話,創造的社會總產值更是超過了5000億元。

    如果說在此之前條件不成熟的話,在技術難關被攻克之後,換裝不再存在無法克服的困難。更重要的是,要想近一步提高陸軍的戰鬥力,特別是在大規模戰爭中的戰鬥力,就得充分發揮士兵的戰鬥潛能,也就得為士兵提供更好的戰鬥裝具。隨著共和國的國防經費開始恢複性增長,軍費開支愈漸寬鬆,陸軍沒有理由繼續節衣縮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采購新式裝備。

    正是如此,共和國陸軍在2042年正式啟動了“未來單兵作戰係統”的研製計劃。

    事實上,這才是西方新聞媒體猜測的“影子戰士”。

    當然,與2030年相比,經過10多年的技術沉澱,未來單兵作戰係統的起點已經提高了許多,而且不僅僅是一支電磁槍那麽簡單的了。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