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定居點(4/4)

作者:閃爍字數:1603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8

    從政治層麵出發,控製猶太人國家的最好辦法就是為這個國家製造麻煩,讓其不得不依靠大國的幫助。以色列能夠成為美國的附庸國,並且在上百年內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頭號打手,就是因為以色列有很多麻煩,不得不依靠美國。

    最初的時候,共和國也想扶持一個必須依靠共和國的猶太人國家。

    問題是,共和國當局把這個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不管怎麽說,猶太人是西方民族,而且是西方最核心的民族,文化上的差別使猶太人不可能成為共和國的盟友,更不會心甘情願的聽從共和國的調遣。

    歐洲在猶太人問題上咬著不放,就與此有關。

    不能控製與利用,就隻能打壓與牽製。

    如果將整個波多黎各交給猶太人,誰也不能保證,50年後,猶太人不會再次成為西方振興的主島力量。

    要知道,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卻沒有改變猶太人在西方世界、特別是西方社會財富中的主導地位。

    牽製猶太人的最簡單辦法,就是在波多黎各安排另外一股力量。

    可以說,130萬決定留下來的波多黎各人,成為了決定波多黎各未來的關鍵因素。

    再回頭看,也就不難明白,共和國為什麽要讓波多黎各人自行選擇未來了。不管波多黎各與美國的關係有多麽密切,總會有一部分波多黎各人選擇留下,而這部分波多黎各人就是共和國控製這座島嶼,牽製猶太人的關鍵力量。

    根據《開羅協議》,戰爭結束之後,將把波多黎各分成“猶太區”與“拉美區”,為了避免曆史重演,並不分開建立“猶太國”與“拉美國”,而是成立聯合政府。聯合政府將采取議會總理製,總統隻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由猶太人與波多黎各人輪流擔任),議會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猶太人與波多黎各人在上議院各占5成席位,下議院分區選舉產生。這樣既能保證兩個民族的權利,又能充分民主。

    顯然,這對猶太人並不有利。

    隻不過,歐洲當局必須接受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共和國已經在安置猶太人的問題上做了讓步。如果不是歐洲始終堅持要把猶太人定居點設在大西洋上,而且得在以西方文明為主的北大西洋上,共和國肯定會選擇太平洋上的某座群島,比如馬裏亞納群島、或者夏威夷群島,甚至有可能把猶太人定居點設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既然共和國在猶太人定居點上做了讓步,歐洲就得在政治體製上做出讓步。

    談判本來就是相互妥協,不可能始終由某一方讓步。

    可以說,歐洲為猶太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要知道,為了幫助幾百萬猶太人遷徙到波多黎各,歐洲也投入了數萬億經費,而這些錢幾乎都用在了波多黎各的重建上,與美國重建、與歐洲重建、與俄羅斯重建、與中東重建沒有任何關係,而波多黎各僅僅隻是一座麵積不到10000平方千米的島嶼,就算這座島嶼上的人口最終超過了1000萬,其市場份額也非常有限,對歐洲經濟發展產生的拉動效應也非常有限。

    從某種意義上講,幫助猶太人遷徙,成為了製約歐洲戰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隻不過,歐洲更關注的不是大西洋對岸的猶太人定居點,而是近在咫尺的中東,以及與歐洲關係密切的阿拉伯國家與伊斯蘭世界。

    新書《亂世英雄》已上傳,書號1738086,希望兄弟們多多支持。

    《國策》將在11月底完本,保證日更5000字,希望兄弟們諒解。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