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二十章 初嚐甜頭(4/4)

作者:閃爍字數:1547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33

    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卡拉維拉爾角航天發射中心不比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優越,主要是麵向大西洋,即便發射失敗,火箭與航天飛機的殘骸也會掉進大西洋,不會對附近的城鎮構成威脅,但是這也注定讓卡拉維拉爾角無法成為美國的主要航天發射基地,也就永遠不可能超越休斯頓。

    事實上,到21世紀60年代,地麵航天發射中心的地位已經遠不如前了。

    要知道,在能夠建造總體排水量超過1000萬噸的海上基地的時代,任何地麵設施都能搬到海上去,甚至能在海上打造移動城市。毫無疑問,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不但可以避免很多地麵航天發射中心的問題,還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益。要知道,單純從理論上講,最理想的航天發射點在赤道上,而共和國與美國都是北半球國家,都沒有位於赤道上的國土,也就不可能在赤道上建立航天發射中心。

    更重要的是,海上發射中心的軍事價值明顯超過了地麵發射中心。

    受此影響,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共和國與美國就將主要的航天發射活動轉移到了海上,並且專門建造了好幾座海上航天發射中心。大戰爆發之後,隨著大批海上基地服役,海上航天發射更是占了絕大部分份額。如果有必要的話,任何一座第三代及其以上規模的海上基地都能承擔航天發射任務。

    正是如此,卡拉維拉爾角已經很少承擔航天發射任務,已經由航天發射中心轉變為航天控製中心,即航天活動的地麵控製站。隻是受曆史影響(這裏曾經是美國規模最大的航天飛機發射基地),仍然被稱為航天發射中心,而不是航天控製中心。

    當然,美國當局肯定不能忽視這一影響。

    共和國海軍首先炮擊卡拉維拉爾角,已經暴露了共和國的基本戰略,那就是在即將進攻美國本土的時候,優先奪取製天權,即讓美國喪失航天能力!

    這一判斷,很快得到了印證。

    12月26日,共和國海軍故伎重演,用將近10萬噸炮彈將休斯頓航天發射中心變成了廢墟。

    雖然與卡拉維拉爾角一樣,休斯頓航天發射中心也早就不再承擔航天發射工作,而是航天活動的地麵控製與指揮中心,但是這輪炮擊仍然讓美國當局非常震驚,因為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彈藥落在了市區,對擁有數百萬人口的休斯頓市造成了嚴重破壞,並且導致該市與幾座鄰近城市的上千萬人湧向郊區。

    戰略轟炸還沒開始,戰略打擊的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大概是嚐到了甜頭,接下來的幾天內,在尤卡坦海峽南麵海域活動的第一主力艦隊群以非常有規律的方式,即每24小時一次的向墨西哥灣地區的美國大中城市傾灑炮彈,而且每次的彈藥投擲量都在10萬噸左右。

    毫無疑問,這中集中打擊在美國國內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隻不過,這才是個開始!

    新書《亂世英雄》已上傳,書號1738086,請兄弟們多多支持。

    《國策》將在11月底完稿,保證日更5000字,請兄弟們諒解。

    替《亂世英雄》預求12月月票!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