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6章 和尚·因果·蓮柳(2)(4/4)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9592更新時間:2019-10-18 02:22:56

    偈雲:二十八年花柳債,一朝脫卸無拘礙。紅蓮柳翠總虛空,從此老通長自在。

    至今皋亭山下,有個柳翠墓古跡。有詩為證:柳宣教害人自害,通和尚因顏墮顏。顯孝寺三喝機鋒,皋亭山青天白日。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

    古語有雲: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的觀念也早已深入“以善為本”的中華傳統文化。有情眾生每一世的意識心都是生滅的,但是因果律的成立和運作,是基於實相心如來藏(又名阿賴耶識、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大品般若丶小品般若》、《心經》所說的般若,就是在講這個“菩薩心、不念心”八不中道統統具足的心,他恒常不滅,是真正的我。

    《菩薩優婆塞戒經》異作異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義,意在於此。

    佛門施設種種戒律,實際是世尊基於對因果的洞徹而對眾生給予的保護,使眾生來生更圓滿。緣起性空隻是解脫道的局部,但常被誇大成佛法真旨。若主張緣起性空,實際是否定因果,因果便無從建立,眾生皆可以成佛也成為戲論,如此之人便會口中說空、行在有中,以佛法名義造作種種不善業。

    佛法中說的因果主體、中道實相、般若理體、真如、涅槃、我,都是同一如來藏心體。一切法界無不賅攝於如來藏一法界中,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中心思想。

    因果的因是能造作、產生一定後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產生的結果了。

    由佛教的緣起論產生了因果理論,因果理論是佛教輪回解脫理論的基礎,隨著佛教的發展而對因果理論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佛教所講的因,有時與緣並用且有一些區分,佛教否認了世間萬物獨立演化交織的因果,而是將所有的因果與業力串聯使客觀世界依附於眾生化現。

    因果說也有狹義和廣義之講的。

    狹義的因是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或內在原因,而緣則主要指產生結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間接條件。

    廣義的因也包括緣,因果是對存在和行為的互相關係尤其是前後關係的一種認識,佛教的因果理論是其輪回解脫理論的基礎,也是其人生現象理論的基礎,佛教中的十二因緣和六因、四緣、五果等說法都屬於佛教因果理論範圍。

    www.biqiuge8./book/53856/503864370.

    biqiuge8.。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