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34章 書院裂痕(1/2)

作者:一點墨字數:5672更新時間:2023-09-11 13:14:40

    在華夏曆史上,儒家的發展大致分成了四個階段。

    從最初的春秋戰國時的孔孟時代。

    這是最早期的儒家,算是小幼苗吧。

    說句不好聽的話,當時的儒家還真算不上有多大影響力。

    到了西漢武帝時期,儒家迎來了一次騰飛的機會。

    那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不過,彼時的儒家雖然地位被無限的抬高了。

    但漢朝廷,或者說當時的漢朝天子,並沒有真傻乎乎的一切照搬儒家理念去治國。

    所謂的獨尊儒術,其實隻是借用了儒家的殼!

    儒皮法骨才是天子們真正信奉的理念!

    後世有些人將儒家壯大的原因,全部推到漢武帝身上,其實是沒道理的。

    雖然獨尊儒術確實對儒家有一定影響,卻並非全部。

    儒家真正的騰飛,是始自於宋代!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才是讓儒家堂而皇之成為第一學派的根本原因。

    尤其是朱程理學誕生後,儒家的影響力,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不過,朱程理學的儒家,和早期漢唐時的儒家,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前者是被閹割後的儒家,幾乎喪失了血性。

    而後者,卻保持著儒家早期的尚武。

    至於到了後麵明代王明陽的心學誕生,雖讓儒家又產生了一定的變革。

    但於整體而言,其實並沒有讓儒家脫胎換骨!

    如今,範爵要祭出朱程理學這個大殺器了。

    這對於天穹域的儒道而言,其實並非什麽好事。

    隻不過,範爵卻不管這些。

    他認為朱程理學對他而言,更為有用。

    像衛君子這樣的古早儒道大家,說句不好聽的話,其實在理念方麵,和他還是有很大的衝突。

    相反,被閹割了血性的朱程理學,才是他想要的真儒學!

    至於為何要把朱程理學交給楊熹。

    那是因為楊熹此人,既沒有劉仁這等一心想要往上爬的野心,也不像衛君子那樣固執。

    楊熹算是至聖書院中,極為專注於做學問的儒道聖師了。

    這樣的人,拿來發揚朱程理學,再合適不過。

    沉吟半晌後,範爵喚來侍奴太監。

    “去召楊聖進宮!”

    侍奴太監應諾一聲,躬身而去。

    ……

    君子閣。

    氣氛稍顯沉悶。

    隨著衛君子、劉仁、楊熹三人的證道。

    衛君子這個院主,顯然已經沒法再像以前那般,在書院中獨占話語權了。

    畢竟,聖師不是帝師。

    每一位聖師,在現在都是超凡脫俗的頂尖大佬。

    既然是頂尖大佬,自不可能沒有話語權。

    所以,衛君子也很明智的讓出了一部分權柄,交個了劉仁和楊熹。

    隻不過,楊熹對這些並不感興趣,依舊保持著以往專注於學問的習慣。

    倒是劉仁,很快便接手了權力,並在書院眾帝師麵前成功建立了威望。

    隨著劉仁徹底淪為範爵走狗。

    他和衛君子在書院內的理念衝突,也變得越來越嚴重了。

    此刻君子閣沉悶的氣氛,也正是倆人所造成的。

    衛君子勸說劉仁莫要多插手博陽庶務,還是更多的以儒道為主。

    但劉仁卻不以為然,還直言衛君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他們既然選擇了效忠範爵,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