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2/2)

作者:1二1二1字數:4766更新時間:2020-09-13 20:35:09

    

    不過顯然,很多人還不會意識到這一點,能夠意識到的,也僅僅是鳳毛麟角。

    

    到底還是一個眼光和見識的問題。

    

    在趙銘眼中,這些企業家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渾渾噩噩混吃等死類型,這樣的企業家經營的企業,時刻處於破產的邊緣,可能一有點風吹草動,企業就會瀕臨倒閉;一種是隻顧著眼前的利益,哪裏有錢賺就追到哪裏,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聽風就是雨的類型,這樣的企業家可能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但是長遠來,這樣的企業無法做的持久,被市場淘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最後一種就是有前瞻性,有預見性,還能夠舍得花力氣去鑽研產品和市場的人,這樣的人經營公司可以經受得起市場的衝擊,這樣的公司有自己的技術和合格的人才,不用擔心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的風向。

    

    像華州原來的無線電三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華州無線電總廠風光的時候,三廠是最接近成功的企業,這得益於三廠有著雄厚的資金以及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團隊,當時擔任三廠廠長的趙永成敏銳的抓住了國內市場上對於收音機和磁帶播放機的需求,果斷的引進了霓虹的收錄機生產線,並且開發出了自己的產品,這款名為星球係列的收錄機一共生產了三個係列高中低端三個檔次,在國內曾經一度排名前列,產值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十個億,這還是在九十年代初。

    

    可是接下來三廠把業務擴展到整個無線電廠之後,並沒有發現情況的不對勁,畢竟一個分廠的產能有限,所以在生產分配的過程中,經過總廠的協調,三廠把一些零部件的生產分包給了其他的兄弟廠,這在提高產能上麵確實是一步好棋,可是對於企業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舉個例子,當時整個無線電廠技術實力最為雄厚的是一廠,人力資源最為豐富的是二廠,而位於揚子江邊上的五廠是交通運輸最為便利的。在三廠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沒有能夠抓住時機妥善分配分工,而是一擁而上,每個分廠在完成總廠的指標的時候,還想著自己也要生產產品,結果就造成了後期華州銀河係收錄機全方位的落後,競爭不過市場上後來的對手,也沒有人有時間和精力去做更深的研究,研發更新的技術。

    

    這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而很明顯,華音撤出數碼播放器市場之後,這些原來的華音的供應鏈上麵的廠商,尤其是從華州無線電集團的分出來的這些個分廠成立的公司,繼續走著十幾年前的老路。

    

    在大多數供應鏈廠商中,很少有人能夠像康寧這樣有前瞻性,和華州的那些同行相比,他可是一直綁在華音的戰車上的,通過老同學的關係和華音牽上了線,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以及趙銘提供的專利技術,康寧玻璃廠目前已經研發出鄰二代鋼化玻璃產品,第三代以及特殊行業應用的玻璃產品在實驗室中也已經獲得了成功,其主要的供應商除了華音的數碼播放器,還有車載設備,教育行業設備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