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一章《屍案調查科2:重案捕手》(1)

作者:灰大郎字數:2112更新時間:2023-09-29 00:21:10
自序 《屍案調查科》係列第一季的出版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嚐試,因為我不知道這種類型的懸疑小說是否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出版後的一個月,我的微博從冷冷清清變得熱鬧非凡,每天催稿的私信讓我痛並快樂著。 寫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從幼年時的喜歡聽故事,到青年時的嚐試寫故事,再到而立之年時的出版故事,這一路走來,是“故事”兩個字一直伴我左右。我的理解,一則故事可以大到上千萬字的恢宏之作,也可以小到十幾個字的街邊笑談。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笑話會讓你發笑,原因是什麽?我們曾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這樣的場景,主持人拿一些我們平時都覺得很讚的笑話去逗外國人,而這些國外友人的反應,往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你說的是啥?” 產生這種分歧的原因是什麽?我歸結為文化的差異。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在過去的西班牙習俗中,女兒出嫁必須以年齡長幼為序。在西班牙文化中,如果寫一部關於嫁不出去的大姑娘和苦待閨中的小女兒的小說或許會有很多讀者能產生共鳴,但在西班牙文化以外的讀者,未必能夠移情於此。 很多人向我推薦過國外的懸疑推理小說,在感歎故事精彩之餘,卻總有一些遺憾伴我左右,因為書中所描述的某些場景我根本理解不了,這是文化帶來的隔閡。 我從上警校時起就是一個美劇的狂熱愛好者,《犯罪現場調查》(CSI)我曾一集不落地全部看過,有的精彩部分,我甚至能來回看上好幾遍。但等我走上工作崗位,切實地參與到犯罪現場勘查工作中時,我才發現,影視劇隻不過是藝術的深加工。 為了讓讀者讀到沒有文化隔閡感的故事,又能充分展現最真實的犯罪現場勘查,我開始了“屍案調查科”係列小說的創作。 這個係列在我的腦海中的構圖就像是一部電影,第一季在我看來隻是簡單的“片頭介紹”,而從第二季開始,電影才正式地拉開帷幕。很多讀者在感歎第一季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又覺得故事看得很不過癮。我想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導演會在“片頭介紹”上大費周折,而我也是一樣,這一部由我親自導演的“屍案調查科”係列罪案小說,將從這一季正式拉開序幕!你準備好了嗎? 九滴水 照例申明 小說涉及的案例,人名,地名等均進行了大量的模糊處理,所有的故事均來源於真實案件,但做了大量的藝術改編。案件的分析和偵破手段均是在特定的案發環境中產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對號入座,切勿斷章取義,否則後果自負,與作者無關。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