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三章《屍案調查科2:重案捕手》(3)(2/5)

作者:蜘蛛字數:76020更新時間:2023-09-29 00:21:11

    “這又怎麽說?”葉茜不依不饒。

    “還是觀察鞋底的磨損程度啊,不過這些隻是經驗之談,看得多了,你自然可以總結出來。”不是我不想說,畢竟不管哪門學科都有它壓箱底的東西在,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我也不好說破。

    葉茜見我敷衍地說了這麽一句話,很自覺地沒有繼續問下去。

    我衝她擠了擠眼,接著開口道:“從死者的穿著我們可以看出,他身上的衣服都很廉價,但是他又長期駕駛轎車,說明他很有可能是駕車討生活的一類人。在我們市,也隻有出租車司機符合我的推斷。”

    “小龍分析得很在理,但是還忽略了一點。”明哥這時開了口。

    “哪一點?”我豎起了耳朵。

    “深埋在土壤中的屍體完全白骨化,除了特殊的情況外,一般時間在兩年至四年之間。在我們市靠開車討生活的人除了出租車司機,還有黑車司機。雖然我們市已經在兩年前基本取締了黑車司機,但死者的確切死亡時間沒有確定,也不能排除他是黑車司機的可能。”明哥的思維果然很縝密,及時地幫我補充上了這一點疏漏。

    由於現場是在室外,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明哥把所有的骨頭拚接完成,在確定沒有缺失的情況下,我們便帶著現場檢材回到科室,準備下一步的化驗工作。

    就目前的形勢,最忙的莫過於明哥和老賢。他們一個要分析屍骨,一個要做大量的檢驗工作。在我們科室,老賢的“手藝”最為高端,一般人看不明白,因此我們幾個全部紮堆在明哥的禦用房間內。

    這間房間是明哥平時做法醫研究之用,裏麵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各種人體組織的模型,另外在室內的中間位置還有一張解剖床,這張床平時並不解剖屍體,也隻有在殯儀館的法醫解剖室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才會臨時頂一下。但對於白骨案,這張床剛好派上用場。

    “冷主任,咱們下一步要分析什麽?”葉茜在我們科室求知欲望最為強烈。

    “死者的身高,我們在現場經過測量已經確定。”說著明哥翻開了他的法醫記錄本,看了一個數值:“死者的身高是一米六五。知道了身高,咱們下麵要分析的就是死者的性別和年齡。雖然現在屍體已經骨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固有特征。”

    明哥說到這裏,用手指著麵前的一堆白骨:“男性和女性由於生理機能不相同,從事體力勞動的情況不一,在骨骼上也反映出性別的差異。男性的骨骼一般比較粗壯、強大,在肌肉的附著處有明顯的突起,骨密質比較厚,骨質較重;女性的骨骼則較纖細,突起不明顯,骨質較輕,表麵光滑,骨密質較男性薄。而且兩者的骨盆、頭骨、股骨的差異更為明顯。其中辨別性別的第一位就是看盆骨,因為盆骨的男女性別差異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呈現出來,而且終身不變,一般男性的骨盆高度、寬度、入口寬度、坐骨長度、骨盆角等都大於女性。所以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判斷死者為男性。”

    “那死者的年齡如何判斷?”葉茜看了一眼胸有成竹的明哥,接著問道。

    “判斷死者的年齡,咱們要根據人身體上最為特殊的一種骨骼來判斷。”

    二十三

    明哥說著挑出死者的顱骨,指著他嘴巴的位置說道:“從死者的骨骼發育程度上,我們不難看出死者已經成年,判斷成年人的年齡最為準確的就是觀察牙齒的磨損特征。”

    “牙齒的磨損特征?”我聽這個名詞好像跟我們痕跡學有些關係,於是集中了注意力。

    明哥瞟了我一眼,確定我的目光已經集中在他指尖的方向後,開口道:“人在吃食物的時候,由於咀嚼運動,牙齒與食物之間、牙齒與牙齒之間發生摩擦,因而造成牙齒咬合麵和切端的磨耗,成年人的牙齒在發育完善之後,幾乎不會再發生什麽變化,因此成年人牙齒的磨耗程度會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我們通過牙齒的這種磨耗特征可以發現很多的線索。”

    “線索?”葉茜有些激動地喊出聲來。

    明哥點了點頭,接著說:“我給你們舉幾個例子你們大致就了解了。比如鞋匠,他們經常用牙齒咬鞋釘,這樣就會導致切牙的磨損比較嚴重。喜歡叼煙鬥的人,側切牙磨耗比較重。還有長期從事縫紉的人,因為他們經常用牙齒咬線頭也會造成特有的磨損特征。其實最為形象的還是老電影裏放的一些場景,如果你們觀察夠仔細,會發現那時候的地主都喜歡包金牙。”

    “周扒皮好像就有!”我回憶了一部老電影的場景。

    明哥點了點頭:“那時候農村人以粗糙、堅硬的粗糧為主食,牙齒磨損比較厲害,如果不提前包牙,到老了牙齒根本什麽都嚼不動。”

    沒想到一個看似很容易讓人忽略的磨損特征,竟能總結出這麽多東西,我在心裏不禁對明哥佩服得五體投地。

    明哥沒有停歇:“通常牙齒的磨耗特征可以分為零到五六個等級。零級為牙釉質稍有咬耗,一級為牙釉質磨平;二級為牙齒呈點狀外露;三級為牙齒條狀外露;四級為牙齒高度咬耗;五級為牙髓腔暴露。”

    “零級磨耗一般為二十歲以下才會出現,一級磨耗為二十一到三十歲之間的年紀,二級磨耗為三十一至四十歲,三級磨耗為四十一歲至五十歲,四級磨耗為五十一至六十五歲,五級磨耗則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

    “通過死者牙齒的磨耗綜合分析,應該是屬於三級磨耗,他的大致年齡應該在四十一至五十歲之間,再結合死者顱骨的發育特征,我可以斷定,死者的具體年紀應該在四十五歲至五十歲之間。在刑警隊調查之前,我也不好說得太具體。”

    聽他的口氣,死者的準確年齡可能在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個數,但為了保守一點,明哥才說出了一個誤差在五歲之內的估計值。

    “冷主任,死者的死亡時間能看出來麽?”依舊是葉茜提問。

    “我隻能分析個大概,但還是存在誤差,要想得到確切的答案,要等國賢的檢驗結果。”

    聽明哥這麽說,我很快知道了這裏麵的深層含義,他的意思是用DNA比對技術來判斷死亡時間。

    假如死者有家人,被害這麽長時間不可能不報案,在派出所報人口失蹤案,按照一般的程序第一步就是要采集死者直係親屬的DNA血樣。

    明哥的意思,假如死者的家屬報案,我們隻要采集死者的DNA一比對,就可以查出死者家屬的情況。接著再從死者家屬那裏就能問出確切的失蹤時間,這樣的準確率可以精準到日,絕對比盲目的推斷要合理得多。

    “對了,冷主任,死者的致命傷是如何造成的?為什麽傷口那麽奇怪?”葉茜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模樣。

    明哥的眉頭微微皺起,盯著這兩排戒疤般的傷口陷入了思考之中。

    “會不會是手刺?”我忽然想起了電影《古惑仔》。

    “手刺是什麽?”葉茜把目光轉移到了我的身上,一臉疑惑。

    “手刺就是套在手上的一種凶器,手環的頂端有尖刺,在打架的過程中,鋒利的尖刺就像小刀一樣,可以刺入對方的任何部位,如果在尖刺足夠鋒利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刺穿顱骨?”我試探性地問明哥。

    “你說得很有可能,如果用力得當,刺穿顱骨很輕鬆。而且我剛才還觀察到,死者的頭骨上還有大量的點狀痕跡,這種痕跡應該是用力不足形成的,因為沒有刺穿顱骨,並未引起我們的注意。”

    得到了明哥的確認,我心裏那叫一個歡喜。

    “難道是搶劫出租車殺人?”明哥的眉頭擰在了一起。

    “什麽?搶劫出租車殺人?”葉茜大聲問道。

    “從死者頭上的致命傷咱們不難看出,要形成這種傷,嫌疑人和死者之間要有一定的高度落差。而且死者的身上除了那一盤沒有開封的光盤,並未發現任何財物,會不會嫌疑人就是死者的乘客,在殺死死者之後,搶走車和錢財,把屍體埋在了田地裏?”

    聽了明哥的話,我的小心髒使勁地顫抖了一下,假如案件的性質真的是搶劫出租車殺人那就麻煩了。這種案件嫌疑人跟死者之間沒有任何交集,就算我們查清楚了死者的身份,事情過去那麽久,現場的證據都已經缺失,我們該如何下手去找尋那個情況不明的嫌疑人?

    搶劫出租車殺人在接警的案件中屬於臨時起意的案件,這種案件嫌疑人選擇的目標是隨機的,說句難聽話,是瞄到誰弄誰,因此這種案件的破案難度是相當大。

    對死者的屍骨分析完沒多久,老賢那邊的檢驗工作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我們五個人用最快的速度坐在了一起,開始核對這起案件掌握的所有物證情況。

    會議依舊由明哥主持。

    “小龍,你那邊還有什麽要說的?”

    “我除了分析出了死者的職業特征以外,並沒有什麽好的線索。”

    “焦磊,你那邊呢?”

    “暫時沒有。”

    “葉茜,他們刑警隊那邊有沒有查出死者身邊那盤光碟的出處?”

    葉茜聽到明哥喊她的名字,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自己的筆記本,像這種帶有專業性的討論會,葉茜是很難插上話的,難得這次她能說上兩句,以她的性子,不興奮才怪。

    二十四

    葉茜把筆記本翻開,一排排粗狂的行書出現在紙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字跡是出自一個長有蘿莉麵孔的女孩之手。

    “這張鄧麗君的歌曲光盤竟然是正版光碟。”

    “看來死者對音樂的追求跟我有一拚。”我隨口插了一句。

    葉茜翻著白眼瞪著我,接著往下說道:“雖然光碟上的條形碼已經缺失,但我們通過發貨渠道,找到了源頭的音像公司,根據他們的介紹,這張碟片是鄧麗君的限量版合集,包含了她的所有經典曲目,裏麵還配有鄧麗君的獨家海報,當時剛一發行就被搶購一空,而且這盤碟相當貴,一盤要賣到六十五元,比一般的正版碟片貴一倍還不止。”

    “碟片的銷售日期是什麽時候?”

    “前年的五月八日。”

    “時間那麽精確?”我好奇地問道。

    “因為鄧麗君是在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去世,這盤光碟也是為了紀念她,所以才選擇了在五月八日發售,而且隻發售了一個星期就宣告售罄。”葉茜解釋道。

    “死者死前穿的是長袖衫和西裝褲,按照我們雲汐市的氣溫,五月份的平均氣溫在二十度左右,衣著特點能解釋過去。假如死者是在第一時間購買的光盤的話,那準確的死亡時間應該是在前年的五月八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

    “也不能這麽肯定,如果這盤光碟是有人買後轉贈給死者的,那你的推斷就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明哥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堵住我的任何一條漏洞。

    “國賢,有沒有查到相關的失蹤人口報警記錄?”明哥張口問道。

    “沒有。”

    “也就是說,死者被殺那麽長時間,沒有一個人報失蹤人口?難道死者是光棍一條?”我說道。

    “假如死者是光棍就好辦了,那樣調查起來還有點針對性,就怕出什麽幺蛾子。”這些年胖磊已經勘查了太多怪異的命案現場,有些提心吊膽地說道。

    “葉茜,你那邊還有沒有什麽要補充的?”明哥轉頭問道。

    “沒了,冷主任。”

    “那好,我來先說說我這邊的情況,很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死者為男性,年紀四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確切的年紀在四十八歲以上;身高一米六五,致命傷為顱骨穿刺傷,作案凶器疑似為手刺。國賢,下麵重點介紹一下你的情況。”明哥簡明扼要地說出了自己的結論,抬頭看了一眼老賢麵前厚厚的一遝報告。

    老賢把所有的報告攤開,掃了一眼回答:“死者的基因型為XY,男性;通過檢測死者的骨頭,可以推測死者已經成年,但具體年齡不詳,儀器檢驗隻能得出比較死板的數值而不能得到精確的結論。通過分析土壤微生物以及死者骨頭被侵蝕的程度,可以得出死者的死亡時間約為兩年。”

    明哥聽到這裏,分析道:

    “這一點根據死者的骸骨也能看出,再加上死者的穿著,應該是在兩年前氣溫比較高的季節,按照我們這邊的氣候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是在五月份到十月份之間的某個時間點。”

    他的推理,一向以準確細致著稱,我剛才結合葉茜反饋的結果已經得出了一個大致的結論,但在老賢的檢驗結果說出來之前,明哥一直沒有發話。

    之前的推斷隻是憑借個人的經驗推理出來的,並沒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當得知老賢那裏也沒有準確的結論時,明哥才依據自己平時的積累,說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段。這不能說是明哥的城府很深,而是恰巧展現了他對科學探案的那種認真的態度。

    老賢已經合上了麵前的三份報告,但還有一份報告攤開在桌麵。

    “這一份是什麽報告?”明哥張口問道。

    “死者頭發的分析報告。”

    “哦?說說看。”

    “毛發的耐腐程度僅次於骨骼。它腐朽過程先是失去光澤,強度逐漸變弱,彈性變差,最後變脆斷裂,一般約五十年才消失。毛發強度會隨著入土時間的延長而變弱。正常頭發的抗拉強度為四十八克到九十克之間;當埋入土中兩年之後,抗拉強度就會變弱為二十五克到六十克;經過十年後強度會更小,僅僅隻剩下十九克到二十七克;四十年以後下降為兩克到三克之間。通過這個也能說明死者的死亡時間約為兩年。”

    “嗯,看來多種學科領域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果,說明我們得出的結論沒有偏差。”明哥點頭說道。

    “我在死者的頭發上,有了重大的發現。”

    我們都沒有料到老賢還留了一手,顯然明哥也沒想到,因為按照他的慣例,接下來就是總結陳述,我們聽老賢這麽一說,都齊刷刷地把注意力轉移在他身上。

    “經過我的檢測,死者頭發中的銅元素超標很嚴重。起先我認為,他可能是因為生活拮據,長期使用劣質瓷茶杯造成的,因為劣質瓷茶杯在燒製的過程中會過量添加氧化劑,最容易導致飲用者出現銅中毒的現象。”

    “使用劣質茶杯的多了去了,這好像並沒有對案件有什麽幫助啊。”我在心裏小聲嘀咕了一句。

    “本來我以為這就算結束了,可沒想到,我在死者的頭發上又發現了大量的苯二胺的成分。它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化學成分很穩定,所以在死者的頭發上並沒有消散。”

    “國賢老師,這能說明什麽?”葉茜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老賢扶了扶眼鏡框:“苯二胺這種化學物質廣泛地存在於染發劑中。由於它的分子結構中存在苯環、氨基,所以成分穩定,在染發劑中它主要的用途就是長時間保證頭發不掉色。”

    “一般染發劑會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類。暫時性染發劑中的苯二胺含量最為稀少,永久性的最多,通過我對死者頭發中苯二胺的定量分析,他頭發上使用的應該是永久性的染發劑。”

    “而永久性的染發劑又分成三小種。”

    “第一種,叫植物永久性。它主要是利用植物的花莖葉提取的物質進行染色,價格相當昂貴,估計隻有那些一線的明星用得起。”

    “第二種,叫氧化永久性。它是市麵上的主流產品,這種染發劑會滲入頭發的皮質,發生氧化反應,使得染料分子被封閉在頭發的纖維內,最後使得頭發變顏色。”

    “第三種,叫金屬永久性。它也是比較廉價的一種,主要是以金屬原料進行染色,染料直接沉積在發絲的表麵,使得頭發變色。這種染發劑就像是在頭發上刷一層金屬漆。”

    老賢端起自己麵前的水杯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我之前認為是死者自身銅中毒,但後來我檢驗死者的骨骼時,發現並沒有這一特征,因此這一觀點被我排除。結合目前我掌握的一些東西,死者頭發中的銅元素大量超標,很有可能是其染發所致。而他使用的應該是金屬永久性染發劑。銅作為金屬,一般展現出的物理顏色是黃色或者棕紅色。後來我又查詢了這方麵的信息,金屬染發劑中如果含有銅元素,那往往是金黃色染料。”

    “那為什麽我們在現場發現的頭發就是正常的黑色?”我有些迷惑。

    “這是由於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使得附著在頭發表麵的染發劑脫離了頭發纖維表麵,所以我們看見的是黑色。但又因為銅元素的長期附著,會有大量的銅元素被鎖在頭發絲中,所以我才得到了以上的結論,而且從發現的頭發量來看,死者的腦袋上的頭發並不多,他有可能還是個‘稀毛’或者‘禿頂’”

    “四十八歲,男性,駕駛出租車或者黑車,一米六五,染著一頭金發,可能還禿頂,這排查起來難度小得太多了。”葉茜做了總結性發言。

    “我們剛才已經分析了,死者的具體死亡時間差不多在兩年前,那時候我們市已經開始全麵禁止黑車載客,路麵上幾乎見不到黑車,所以可以確定,死者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咱們先按照這個方向去查,如果沒有結果,再換個思路。”明哥做了補充。

    二十五

    葉茜一邊點頭,一邊記錄。所有物證基本處理完畢,剩下的調查工作要交給刑警隊的偵查員去處理,而葉茜作為我們科室聯係刑警隊的紐帶,她必須要正確地傳達所有的分析結論,當我們四個人都鬆一口氣的時候,她卻顯得格外認真,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在我們市,所有的出租車駕駛員都必須要到出租車運營公司登記注冊,所以這麽有針對性的調查工作並不困難。隻需要調出我們全市這兩年從事出租車行業的所有“的哥”的信息,看看有沒有符合特征的就基本可以查明。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死者是我們本市人的前提下,如果死者是外地人,調查工作還要推倒重來。用我父親的話來說,破案就是一個不斷假設、不斷推理的過程。

    還好,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麽複雜,前後也就三個小時的時間,葉茜便風風火火地騎著她的紅色公路賽摩托車趕回了科室。

    “冷主任,查到了!”葉茜車還沒有停穩,便激動地朝著科室的二層小樓喊道。

    “姓名叫什麽?”我在走廊裏,第一時間把頭探了出來。

    “餘……有……才……有才……才……”葉茜一邊飛快地踩著樓梯,一邊大聲地喊叫。走廊的盡頭飄蕩著她的回聲。

    聽到死者的名字,我立刻折回辦公室在電腦上敲出了死者的信息,而明哥、老賢、胖磊也擁了進來。

    當死者的戶籍照片被打開時,我總算明白為什麽調查工作會進行得如此順利。這個叫餘有才的男子,長得跟畢加索的畫作似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尤其是腦袋瓜上的頭發,跟河童有一拚。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染發拍戶籍照片的,很顯然,這是死者在很早以前的照片。我對著戶籍照片又腦補了一下他染一頭金毛的樣子,簡直跟《西遊記》裏巡山的小鑽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死者登記的戶籍地就是土壩子村?為什麽村長說村裏沒有開出租車的?”明哥可沒有我那麽多歪心思,很快進入了狀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