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8章 強大士族露猙獰(2/2)

作者:豬八戒的師兄字數:5970更新時間:2023-09-29 16:58:30

    啊!大早晨把我們喊來,就是宣布一道什麽都不管的聖旨啊,您幹脆直接退位不就得了。

    百官心裏憋得吭哧吭哧的,但是誰也不敢說呀,如果是之前的楊廣,大家還似乎還可以吱蹦兩句,現在人家孫子厲害啊。

    但是有不服氣的。

    “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邊走過禮部侍郎王公佑。

    楊廣道:“禮部侍郎,你有何事啊?”

    王公佑道:“啟稟陛下,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時,此時將朝政交與燕王,臣以為不妥。燕王千歲雖然武功高超,但是終歸不過是十六歲,尚未成家和何談立業?更不要說將這大隋的千秋萬載基業交給一個十六歲少年手裏,臣以為不妥。”

    一邊閃過民部侍郎崔浩真:“陛下,臣也以為不妥。燕王千歲雖然年少有為,但實在是太年輕了,還需要在曆練一下,才能執掌這大隋的權柄啊。”

    “臣附議。”

    “臣附議。”

    稀裏嘩啦就出來十幾名大臣,楊廣和百官這一看去,心裏就咯噔一聲,這十來名大臣,那代表了當今的五旺七姓和關攏山東地區的一些士族,這些人集中在一起就完全可以左右天下的走勢。

    《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所謂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不過開始誕生門閥是東漢,公家以經學取士,經學代代相傳,形成了名門望族,東漢末年,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

    皇族迎娶門閥小姐,無非就是為了鞏固勢力進行聯姻,皇族跟門閥聯姻雖然無可厚非,但難免會引起猜忌,中國曆史上,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隻有五支最為尊貴,史稱五姓七望——清河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範陽盧氏。

    五望七姓有多牛叉?唐文宗曾想將滎陽鄭氏鄭覃(時任宰相)的孫女許配給太子,但遭到拒絕,鄭覃是想跟崔家聯姻。

    唐文宗也是感歎: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唐文無法完成聯姻,唐代天子自然也是忌憚這些大家族聯姻,唐代自李治開始,就頒布禁婚詔,禁止“五姓七望”相互通婚。

    再加上關攏貴族山東望族,這些人反對楊倓監國,楊倓想不在意都不行。

    就好像楊廣的爹隋文帝楊堅,為什麽怕自己的老婆獨孤皇後帕的都要死,那不是怕獨孤皇後,而是怕獨孤皇後他爹或者說是怕獨孤整個家族,因為獨孤家族所掌握的兵馬,足以撼動楊氏的天下,所以楊堅不得不怕自己的老婆呀。

    男人怕老婆,絕對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楊廣就在那裏運氣:朕這大隋王朝就是讓你們這些世族豪強弄的命運多舛,朕想讓長孫監國,你們又來阻止,楊廣眼中不禁目露殺機。

    “兒臣有本上奏。”

    齊王楊倓這時候跑出來。

    楊廣道:“齊王,你要說什麽?”

    齊王說道:“父皇,燕王的武功,天下人皆知,為上大將軍那是實至名歸。但是說起文治來嘛,世人還不知道燕王到底有多大治國水準,所以燕王監國,兒臣感覺確實有些不妥。不如擇老成持重的臣子輔助燕王治理朝政就是。”

    這句話說的楊廣心裏感覺舒服一些。

    王公佑說道:“陛下,燕王監國,老臣們在旁邊幫助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真正要做決策的還是燕王,臣不避諱,臣不怕陛下生氣,臣以為燕王太過年輕,如果以燕王為主,大臣們為輔來治理這天下,燕王若一意孤行的話,這輔助大臣又有何作用呢?”

    楊廣腦門上的青筋直蹦:“禮部侍郎,你感覺應該如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