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5章:都在路上(1/2)

作者:宅男一個字數:5712更新時間:2023-09-30 13:44:35

    孫伏伽走了。

    帶著疑惑和自責走的。

    宋祖鶴沒再留他。

    就這廝的精神狀態,就算回去也沒功夫搭理和尚了。

    隻是,他的家人恐怕會遭殃。

    因為走時,那丫的沒把刀子留下。

    孫伏伽,果然是個執著的人,敢於尋求真相的人。

    又等了片刻,袁天罡和李綱終於回來了。

    麵色有點尷尬。

    過去一問才知道。

    李二壓根就不信,直到看了供詞,才勉強答應,把那幾個要債的留下,至於青龍寺,隻答應多派些人手嚴密監視。

    至於砸場子,門也沒有。

    “看來,陛下對僧人還是很念舊的呀!”

    雖然早已猜到了結果,可宋祖鶴依舊有點不開心。

    道教,可是大唐的國教哎。

    太上老君,更是你們法律上的祖先。

    你丫的,竟然護著和尚,這也太.......唉!

    對宋祖鶴的話,袁天罡是深以為然。

    渭水大戰,那麽大的功勞。

    放在以前,起碼也得弄個真人的封號呀。

    結果呢.......就給了點地和度牒而已。

    其它的,啥也沒有。

    “唉!陛下如此信任那幫禿驢,於我道教有害無利啊!”

    宋祖鶴沒再吭聲。

    李二是個什麽皇帝,他心裏非常清楚。

    千古明君。

    信佛,不存在的。

    所以,不剿青龍寺,並非是李二信任和尚。

    而是因為,自己陷害的手法,過於拙劣。

    而且,佛道之爭,自古有之。

    朝廷向來都是置身事外。

    最多,也就是捧一家而已。

    很少有人專打一家。

    原因很簡單。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神權這玩意就成了君權的玩物。

    多數帝王對佛道的態度,大多是利用多於信仰。

    說明白點,佛道就像是兩個會逗樂的小醜,喜歡誰,就拿來用用。

    不好用,扔到一邊,犯不著壓製。

    橫豎,也掀不起什麽大浪。

    前朝時,對佛家很是包容。

    而佛家,成本低且能忽悠,很快就泛濫成災。

    而道家則不同。

    成本高不說,還容易露腚。

    被擠兌的......幾乎沒了容身之地。

    即使降低了門檻,也沒幾個人願意供奉。

    乃至於,隋朝末年,和李淵他們一起鬧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道士。

    比如李績,比如魏征......包括麵前這個袁天罡,可謂人才濟濟。

    卻單單不見一個和尚。

    好吧!

    有過十三棍僧,不過,人家幫忙滅了王世充之後,就沒再跟著摻和。

    可以說,是局部性的個案。

    唯一一個和尚將軍,還是在李二登基以後。

    到了李淵,和尚數量激增。

    他們不事生產,不交賦稅,不服徭役。

    人口多時,倒也不用搭理。

    可是,李淵所處的環境,是大亂方止,百廢待興,人丁稀少。

    那麽多人剃了腦袋,念著佛號在那偷懶......

    這就不是一個帝王能忍受的了。

    故而,李淵多次下詔,嚴禁百姓隨意出家,並以京師寺觀不甚清淨,曾下詔曰:

    ‘釋迦闡教,清淨為先,遠離塵垢,斷除貪欲。所以弘宣勝業.......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末代陵遲,漸以虧濫。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度,托號出家,嗜欲無厭,營求不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