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98.米國的(3/4)

作者:老眼兒字數:9002更新時間:2020-01-12 03:09:39

    每天護理員到服務對象家上班時,即在那裏打電話向護理中心報到,說明已經到達服務對象家。同時護理中心的管理人員經常到服務對象家了解護理員的表現,並征求服務對像對護理員與護理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對於業績好的護理員及時予以表揚與獎勵,對於表現差的護理員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或處罰。護理員一般每小時工資6至12美元,工資由護理中心支付,服務對象不需付錢。

    米國還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非營利性質的老年照顧機構“居家養老院”在米國50個州有5000個社區分支機構,擁有米國最龐大的義工隊伍,每天都有80萬至120萬名義工將100多萬份熱飯熱菜送到行動困難或者無法自己解決膳食問題的老人家中。

    全球社會對“社區養老”逐漸達成共識,打造“養老社區”成為趨勢。米國的社區居家養老是“品質養老”的典範,其優質服務和品質生活讓人產生快點老的感覺。入托老年人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交費,差額部分由聯邦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社會捐贈彌補,從中體現了政府的養老責任和社會的人道關懷。

    米國養老製度也很有意思。

    首先,米國沒有“養兒防老”的說法,父母不會為了子女傾其所有,也不會指望孩子養老送終,想當“啃老”族?想都別想!其次,住養老院的都是孤寡老人或因子女不孝?更是大錯特錯。養老院是進入老年後老人的必然選擇階段,更是米國社會福利製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為世界上建立養老保險製度較早的國家之一,米國在1935年就頒布了《社會保障法案》作為該國主要的養老保障製度,但由於出現財政困難,以及嬰兒潮一代的老齡化問題,單純依靠政府的養老保障模式開始出現危機。經過不斷發展與調整,米國逐步形成了“三支柱”養老保險體係: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雇主養老保險和個人養老保險將政府、雇主和雇員有機結合在一起,明確養老責任的劃分,養老成了個人、企業和政府的共有責任,完善的養老製度保證老有所依和老有所養。

    米國的養老院或老年活動中心分很多檔次,以滿足不同階層的需求。多數養老院會選擇地理位置方便、周邊有超市且離醫院較近的地方,而且活動設施豐富,一般有電腦房、舞廳、書報室、藝術室、健身室等:有些養老院還開辦各種班,如瑜伽班、健美班、太極拳班、合唱班等;定期也會有一些活動組織,如看電影、短途郊遊、舞會等,還有不定期的體檢、理發等各種活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