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40.強行推動(3/4)

作者:老眼兒字數:9888更新時間:2020-07-08 07:06:54

    2017年12月,高通與網易宣布將麵向Qualm驍龍800係列頂級移動平台共同優化Messiah,結果就是,在搭載驍龍800係列SoC的手機上,《荒野行動》能體現出更好的遊戲畫質。

    所以說,為什麽要自主研發遊戲引擎?

    在常人看來,Unity和虛幻4引擎都已開源,功能也都足夠強大,而自研引擎卻會耗費了龐大的人力物力。為什麽有現成的不用,網易還要用幾年甚至十幾年走一條前途未卜的道路?

    實際上,這也是被逼出來的。

    從網易的經曆可以看出,自研引擎和自研遊戲往往會相互促進,相互成長。

    遊戲的需求會倒逼引擎加入更多功能,優化使用體驗;而引擎又能提升遊戲開發的效率,讓開發者更加自如地實現個性化的功能,將技術實力發揮到極致——比如  NeoX  對移動端的高度適配就與《鎮魔曲》手遊的研發息息相關。常年堅持自研遊戲引擎的公司可不止網易一家。

    《泰坦黎明》的研發商Zynga旗下子公司NaturalMotion用10餘年研發出了Echo遊戲引擎和euphoria技術,實現了7000單位同屏的壯觀場麵。或許也正是出於對自主研發的重視,網易遊戲才能與Zynga達成合作,最終拿下《泰坦黎明》的代理權。互聯網行業進步的源動力來自底層技術創新,國內遊戲市場份額雖然是全球第一,但在底層技術方麵還遠遠達不到國際一流水平。

    或許,隻有紮紮實實進行技術創新,這才是我國的遊戲企業,乃至互聯網企業在長遠的世界競爭中應有的格局和態度。

    而對於暴雪來說,遊戲引擎一方麵是幫助泰坦計劃繼續走下去,另一方麵,也是保證從此以後不再受製於人。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2001年以來,市麵上問世的幾部引擎依舊延續了前兩年的發展趨勢,一方麵不斷地追求真實的效果,例如MAX-FX引擎追求畫麵的真實,Geo-Mod引擎追求內容的真實,《軍事冒險家》的GHOUL引擎追求死亡的真實;另一方麵則繼續朝著網絡的方向探索,如《部落2》、《軍團要塞2》,以及Monolith公司那款尚未公布的大型網絡遊戲。

    不過,早先由於受到技術方麵的限製,把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放入大型網絡環境中的構想還很難實現。

    眾所周知,一般的大型網絡遊戲多為節奏較慢的角色扮演遊戲,這些遊戲所使用的引擎,無論是《卡米洛特的黑暗年代》使用的NetImmerse引擎,還是《地平線:伊斯塔裏亞大陸》使用的Horizons引擎,或是“據說可以保證50萬人在同一虛擬世界中盡情遊戲而不會有任何滯後感”的Big  World引擎,都無法支持一個供數百名玩家同時戰鬥的大型團隊動態環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