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9章 評卷(2/4)

作者:東一方字數:11568更新時間:2023-10-03 00:47:46

    這是李儒和梁習提前就已經安排好的。

    李儒聽到袁尚的話,躬身揖了一禮,說道:“卑職明白,卑職立刻去安排。”

    “等一下。”

    袁尚伸手製止。

    李儒道:“殿下還有什麽吩咐嗎?”

    袁尚說道:“如果遇到極佳的試卷,隻要老師也認可,立刻送到我這裏來。”

    “喏!”

    李儒再度回答。

    李儒出了書房,迅速到了鄭玄、管寧等大儒所在的區域。

    這是鄴城的大儒名士。

    在鄴城,有著赫赫名望。

    如今的鄴城,主要是有兩座書院。一座書院是鄭玄帶著名士大儒組建起來的,另一座書院是龐德公和司馬徽北上組建起來的,都是有各自的名士大儒。

    這些人,都是能力出眾。

    李儒麵對鄭玄,也是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不僅鄭玄是袁尚的老師,更因為鄭玄本身是天下名儒,是士人領袖。曆史上的鄭玄,在建安五年的年底,也就是官渡之戰結束後就病死。

    因為袁尚的存在,讓華佗為鄭玄診治,且鄭玄如今一應都極好,所以身子骨頗為硬朗。即便是已經七十出頭,精氣神也是不錯,全然不像是一個七十開外的皓首老者。

    李儒說道:“鄭公,所有考生的試卷,已經是送來。如今,可以開始閱卷了。”

    “那就走吧。”

    鄭玄點了點頭,緩緩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

    袁尚改革招錄士人的辦法,采取開科取士的方式,他是極為讚同的。天下士人,讀書很不容易。天下的讀書人太少,以至於民智未開。

    如果能開科取士,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書,那就是開啟民智的過程。

    為什麽之前讀書的人少?

    第一,是讀書難,尤其讀書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而且求學也不容易,一般人讀不起書。畢竟你讀書後,家中就少了一個勞動力,在農忙時節沒有人耕種,還得吃白飯。

    第二,讀書無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紳子弟,即便不怎麽讀書,一樣能做官。

    因為舉孝廉這一製度,本就有利於世家子弟,他們有足夠的關係,到了年紀就可以舉孝廉,然後開始做官。可是一般的寒門或者是普通人,讀了書後,你即便有些學識,想出人頭地,也沒有機會舉孝廉。

    這也就導致普通人,不願意付出代價去讀書。

    如今,卻是不一樣。

    科舉的出現,導致了寒門或者是普通人讀了書,就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

    即便這個機會很小,可總歸是比原來舉孝廉的製度更好,會有很多人去試一試。

    一旦成了,就是徹底改變命運。

    科舉的出現,相對公平。

    這是鄭玄為之讚許的。

    鄭玄帶著一眾人,來到專門堆積試卷的地點,一眾人各自落座。鄭玄不需要負責批閱試卷,他隻需要總攬全局就是。在鄭玄吩咐開始後,龐德公、司馬徽、管寧、邴原都開始閱卷了。

    四十個士人,全都埋頭閱卷。

    如今雖說抵近中午,不過在此之前,鄭玄、管寧、邴原等人,都已經在王府吃過飯,所以不需要再耽擱時間。

    嘩啦啦的閱卷聲,不絕於耳。

    翻卷聲音此起彼伏。

    所有士人,都是在忙碌著。

    龐德公是荊州名士,他參加閱卷,翻看的速度很快,連續翻看了數十張試卷,卻沒有任何的出彩地方。

    他有些疲憊,伸了個懶腰,歎息道:“這些試卷,真的是太差勁,良莠不齊,或者說絕大多數,都是浪費筆墨。我看到的這一張試卷,三道題竟然不足三百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