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2章 震怒(2/5)

作者:東一方字數:13838更新時間:2023-10-03 00:47:47

    董和正色道:“殿下,老夫要說的,是開科取士雖說不錯,卻也有一定的缺陷。”

    袁尚道:“什麽缺陷呢?”

    暫時,袁尚不清楚董和的態度。

    是真心提出缺點。

    還是挑刺呢?

    如果是要挑刺,乃至於無條件打壓開科取士,那麽董和這個人,就得斟酌使用了。

    董和肅然道:“開科取士,的確能篩選人才。可是士人的品行,卻無法考核。朝廷的人才,的確要有能力,但品行也很重要。一個品行不端的人,放在地方上為官,就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這,是絕不允許發生的。”

    “老夫認為征辟、舉孝廉,還是應該進行,不能直接就一竿子打翻了。征辟、舉孝廉和開科取士,同時進行,兩者也不衝突,這是老夫的建議,請殿下三思。”

    此話一出,大廳中氣氛頓時變化,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再無先前的輕鬆。

    征辟、舉孝廉,是漢朝實施的製度。到了袁尚這裏,袁尚根本不怎麽在意,更喜歡開科舉。

    所以,才有開科取士。

    明眼人都知道,袁尚是反對舉孝廉的,才弄出這麽個開科取士來。

    如今董和,確實要恢複。

    當然,董和的提議,是兩者並行,都是能選拔人才。一些名士看在眼中,眼中的神色有著探尋。因為征辟、舉孝廉等製度的廢除,對他們來說,影響還是蠻大的。

    他們是名士,擁有著話語權,甚至可以舉薦人。

    如今,沒了這個機會。

    隻是沒有人願意反對袁尚,現在董和站出來,這就是試探。

    袁尚審視著眼前的董和,他心思轉動,思考著這一緣由,征辟、舉孝廉等製度,是一部分人的利益。

    董和代表了這些人。

    當然,董和也不是要反對開科取士,隻是希望還保留一點。隻是袁尚要改革,就改革徹底。征辟、舉孝廉就是人情關係製度,要選拔人才,難度太大。

    必須要淘汰。

    留著,那就給人鑽空子。

    袁尚有了決定,他直接道:“董公,關於人的秉性,本王一向認為人性本惡,人性中有貪欲。戰國時,荀子提出的這一論調,本王很是讚同。”

    “人的品行,除了極少數人外,如家師以及在座諸公這樣品行高潔的人,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存著惡念的,都是存著貪念的。隻是,在於這惡念和貪念,是否被釋放出來,是否被壓製?”

    “士人秉政,掌握大權後,所謂的品行,所謂的德操,經不起考驗。要壓製人的惡念和貪念,也不是靠個人的情操,而是靠朝廷設立的律法,靠設立的法紀。”

    “這才能保證最低的底線。”

    “大漢朝至今,推行舉孝廉等製度到如今,天下崩壞,官員貪汙受賄,導致民不聊生。”

    “這是舉孝廉的結果。”

    “也是征辟的結果。”

    “舉孝廉、征辟上來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嗎?品行真正高潔嗎?道德真正高尚嗎?”

    “依我看,不盡然。”

    “如果舉孝廉能起到作用,能考核人的品德。天下間,就不至於動蕩至此,糜爛至此。”

    袁尚的話,實際上是有些混淆概念。

    可是,他必須這麽說。

    舉孝廉、征辟製度,必須廢除,他不會給這些掌握話語權的人有可操作的空間。未來的士人,隻要在袁尚的治下,甭管你出身如何,甭管你能力如何,都得按照袁尚的規矩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