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2/4)

作者:曉夢字數:10524更新時間:2023-10-03 17:29:38

    兩個小時之後,容若才被允許站起來,他的腿都跪麻了。說是不準他吃飯,但已經有丫鬟、嬤嬤悄悄留了東西給他。容若起初不肯吃,但後來太餓了,而且經不住好言相勸,好歹吃了些點心。

    幼時的容若,對父親敬畏有加,不敢有任何違抗。

    光陰荏苒,容若慢慢長大了,漸漸懂事起來,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如果和父親的觀念有相悖之處,他也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跟父親交流了。

    自從明珠升職之後,容若見家門前總是車馬聲喧,而且總有人肩扛手提地把許多好東西送到家裏來,他明白那是有人想求父親幫忙,因而上門行賄,而明珠對此居然來者不拒。

    十幾歲的容若很為父親擔心,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詩:

    乘險探王陽,叱馭來王尊。

    委身置歧路,忠孝難並論。

    有客齎黃金,誤投關西門,

    凜然四知言,清白貽子孫。

    詩寫好後,他特意把詩稿放在父親的書桌上。

    容若在這首詩裏引用了一個明珠非常熟悉的典故,也就是《後漢書•楊震傳》中記載的楊震拒不受賄的故事:

    大將軍鄧騭聞其(楊震)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這個故事是說,楊震的一位老朋友想請楊震幫忙,夜裏拿著金子想賄賂楊震,遭到斷然拒絕時,老朋友不以為然地說:“晚上沒有人知道。”楊震大義凜然地回答:“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麽能說沒人知道呢?”

    明珠認真地讀了容若這首五言律詩後,有所動容。他一方麵為兒子的才華和見識感到驕傲,小小年紀,就能夠寫出這麽好的詩,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正義感,讓人震撼;另一方麵,明珠自己很清楚,貪汙受賄之事,他已深陷其中,實在難以自拔,不是兒子一首詩就能改變的,他深感無奈。

    二

    盡管和父親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有分歧,容若還是一直在努力做個好孩子,做個孝子。

    應該說,孝是整個人類的美德。古往今來,隻要是懂事的人,沒有不孝的。近來恰好看到影星周星馳的另類孝故事,讓人感動:

    生於1962年的著名華語喜劇演員周星馳年幼時家裏非常窮,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母親和父親離了婚,一個人要拉扯四個孩子,每次吃飯如果有肉,母親總會把肉夾給孩子們,自己卻舍不得吃。可是周星馳每次都會故意在碗裏夾一塊肉,咬一口就不吃了,丟在桌上。

    更過分的是有一次,他竟然將一整個雞腿掉到地上,然後就不肯吃了。母親非常生氣,隻得自己把周星馳丟在桌上的肉和掉在地上的雞腿吃下去,而且氣得忍不住打他,罵他不懂事,浪費東西。可是周星馳卻低著頭任母親責罰。成名之後,周星馳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的時候才說出事實的真相:他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母親多吃肉,因為母親不會嫌他髒,也舍不得將肉扔掉……

    容若也是一個大孝子。

    徐乾學在《通議大夫一等侍衛進士納蘭君墓誌銘》中寫道:

    容若性至孝,太傅嚐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帶,顏色黝黑,及愈乃複初。太傅及夫人加餐,輒色喜,以告所親。友愛幼弟,弟或出,必遣親近傔仆護之,反必往視,以為常。

    這段記述說的是,有一次,明珠因為工作勞累,偶然染病,在家裏休養。容若於是衣不解帶,白天、晚上都在父親病床前服侍。明珠讓他去歇一會兒,他卻橫豎不肯。等到父親痊愈了,容若才去歇息,累得臉色都蒼白了。等明珠病體痊愈,他才恢複如初。明珠及夫人多吃了一碗飯,他會特別開心,眉飛色舞地告訴別的親人。容若對弟弟相當友愛,弟弟每次要出去,容若必定讓自己的親信隨從;弟弟回來,容若必定會去看望,如此關心,習以為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