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古今幽恨幾時平(1/4)

作者:曉夢字數:9700更新時間:2023-10-03 17:29:40

    古人雲:“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要多麽曠達的人,才能夠把一切看透,

    從而接受並盡可能笑對自己的人生?

    容若雖然生性穎悟,但他閱曆仍然受限,

    也許不夠時間把人生看透。

    所以他也偶爾會有幽恨難平的時刻。

    一

    人世間悲劇、喜劇總在交替上演。

    盧氏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這年秋冬季節之間,容若終於等來了皇上的詔書,任命他為乾清門三等侍衛。

    這個任命實在令人疑惑,值得琢磨。

    一年多的時間康熙對容若遲遲不予任命就不提了。除了康熙本人,誰也不清楚究竟是怎麽回事。我們重點來關注這個遲來的任命。

    關於禦前侍衛,清初規定一等侍衛六十名,正三品銜;二等侍衛一百五十名,正四品銜;三等侍衛二百七十名,正五品銜。到了康熙年間,隨著皇權的加強,又將侍衛分為禦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和大門侍衛。禦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都由皇帝親自來授選,沒有名額上的限製,根據皇帝的需要和心情來定。

    僅僅從表麵上看,容若任三等侍衛,是五品銜,比狀元、榜眼所授的翰林院修撰、編修還要高一級,每年的俸祿自然更多,而且和王公大臣一樣,有園、田分,要是在一般讀書人眼中,這是個求之不得的差使,算是得到了皇上的重用。

    然而他不是一個普通讀書人,他是納蘭容若,是當時上升勢頭極好的皇帝的重臣納蘭明珠家的公子,他不缺俸祿,他要的是施展個人才幹、建功立業的機會。容若是有思想、有抱負的人,有很強的個人意誌,並不喜歡完全聽命於另外一人。

    在《淥水亭雜識》中的一些內容表明了納蘭容若先進的治學思想,比如主張博覽群書;比如對一些曆史人物進行品評時,提倡忠君盡節。納蘭的思想非常開明,還在著作中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他認為西方一些機械比國內的故有之器要“便易”許多。一個錦衣玉食的富貴公子關心民間疾苦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可見他心係百姓,而且有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在一首《金縷曲》詞中,他寫道:“未得長無謂。竟須將、銀河親挽,普天一洗。麟閣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歸矣。”分明在說要將銀河水引下來,將天地衝洗一遍。可謂氣勢如虹,滿是少年壯誌、書生豪氣,想要建立一番功業。

    可以這麽說,從實質上看,禦前侍衛品級再高,但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任憑皇帝驅使。作為侍衛,皇帝在京時必須隨時聽從差遣;皇帝出巡時則隨扈保駕;皇帝駐蹕行宮也要戒備守衛;皇帝行圍狩獵,更要執弓執矢,一邊要射擊獵物取樂皇帝,一邊還要保護皇帝不受野獸侵襲;皇帝要檢閱八旗官兵操練時,還需上場給他們表演示範,甚至與各營將領比武演練,來激發兵士的熱情;有時侍衛還要擔當皇帝的特使,被委派去執行一些特殊任務,比如到軍前探詢敵情。

    作為侍衛得處處體察皇帝的意圖行事,一言一行必須唯皇帝旨意是從,有些事還不能讓皇帝明言,而需要侍衛體會,替皇帝把話說明。即使盡心盡力一意奉承,還是難免百密一疏,稍有閃失就會被降黜,重者流放充軍,甚至頭顱落地。

    納蘭覺得這侍衛的頭銜像是給他套上了金枷玉鎖,讓他痛苦萬分,在給好友的一封信中他這樣寫道:“鄙性愛閑,近苦鹿鹿。東華軟紅塵,隻應埋沒慧男子錦心繡腸。仆本疏庸,那能堪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