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菊花與文化藝術(4/5)

作者:張曦字數:18578更新時間:2023-10-03 22:50:30

    菊花開在詩人的時代亂離時,菊花詩工在詩人的個人滄桑中。岑參《九日思長安故園》:“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長安失守,戰亂紛繁,勉強登高,無人送酒,可惜故園秋菊隻能傍戰場而開,無人欣賞,是誰令詩人心愛的菊花落到如此下場?令人回味深思。杜甫艱澀窮愁,在《複愁十二首》之十一中吟道:“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賒酒對菊,令人心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病中的杜甫,意欲飲酒賞菊,但連一向愛喝的竹葉青也“無分”去喝了,更無心賞菊,個人遭遇顯露憂國之情,悲涼之意,溢於言表;“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秋興八首》之一)更是把菊花上的露珠看作飽含已久的淚珠,流露出無限悲傷,家事國事融為一體,身在天涯,心係故園,殷切思念盡在不言中。詩魔白居易自然少不了菊花詩,《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相思隻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麵對菊花酒,思想老朋友,無法慰相思,吟友菊花詩;《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中“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二人同遭冷遇,心相印而共遣愁,並相約重陽佳節時再會飲,那時菊花酒已釀好,共醉求陶然之趣,超脫愁苦之外;“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土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簡》)借菊花寫故園情思。晚唐才子杜牧懷才不遇,與詩友共登齊山,“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九日齊山登高》),今日歡聚逢重陽,登臨勝境,插滿菊花,欣喜而歸,以酩酊大醉來酬謝美景,不必慨歎人生的遲暮,用此慰友,也以,實則悲恨填胸,如鯁在喉,嘴上曠達,心內淒惻。

    詩人愛菊,菊也有情,相親相敬,也有佳話。孟浩然說“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正是菊花之高潔與秀美吸引詩人靠近它,也借此表現“故人”高潔如菊,透露詩人自己的脫俗情懷。許敬宗《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菊花應豐滿,請待詩人來。”秋菊沒隨大雁遠去,卻伴詩人冉冉盛開,莫不是有情有義敬慕詩人的雅士品格?最愛菊花的當數司空圖,並且單愛白菊,30多首菊詩中多寫白菊,典型的有《白菊三首》、《又白菊三首》、《再白菊三首》,真是情有獨鍾,令人想起《紅樓夢》中眾芳的《訪菊》、《畫菊》、《菊影》、《殘菊》等十二首盡情寫菊的菊花詩會;他要麽把白菊描寫成風中的舞袖,要麽比作雨中的病軀,或是醉漢的身影,或是夢幻的化身,花中有人,人中有花,真是詩思縹緲,情深意長。

    菊花以黃色顯示自己的容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黃花”在詩人筆下成了菊花的代詞。“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初唐王績見到菊花吐豔,醒悟到重陽節的來臨。杜甫在戰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微”;“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從時序的推移中覺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卻用“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顯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後起之秀。最早詠白菊的當推劉禹錫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劉一再見諸吟詠:“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花的潔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花的嬌貴使得“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憶經曆的杭州、洛陽、蘇州“三處菊花同色黃”,晚年見到“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時,不由得既興奮又感慨。

    中唐時白菊還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隱筆下,便是“霜天白菊繞階墀”了。相應地詠白菊詩也多了起來。司空圖對白菊懷有偏愛,寫有《白菊雜書四首》和兩組《白菊三首》。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僧齊已讚它“無豔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東坡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讚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鬆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複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