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7章 舌尖上的新疆美食(1/2)

作者:伊朵字數:4636更新時間:2023-10-08 03:20:42

    舉辦婚宴,肯定少不了美食。

    賓客們在參加婚宴時,入場前,需要先用銅壺裏裝著的流動的清水,將雙手洗淨,然後才能進入婚宴場地。

    在完成一係列婚禮儀式,待新娘揭開蓋頭後,婚宴便開始了。

    饢、拉條子、抓飯、羊肉湯、手抓肉、烤肉等新疆特色美食依次端到賓客麵前,大家盡情享用著豐盛的美食。待到吃飽喝足之後,便加入到了跳舞的人群中,用舞蹈抒發心中的愉悅和對新人的祝福。

    在新疆維吾爾族婚宴招待賓客的美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饢。

    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

    饢既可以作為日常飲食,也可以作為零食,或是外出時充作幹糧。在維吾爾族人心中,這世上最好吃的饢就是自家打的饢,每當離開家鄉時,父母親人都會在遠行者的行囊裏塞上幾個自家做的饢,這些饢不僅寄托著家人對遠行者的愛,也寄托著遠行者對家人的思念。

    “饢”字起源於波斯語,維吾爾族食用饢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饢是用“吐努爾”即“饢坑”烤製而成,呈圓形。

    饢多以發酵的麵為主要原料,輔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牛奶、鹽、糖等佐料。

    饢的種類很多,皆因和麵工序、添加輔料成分、饢的形狀、烤製的方法等不相同而名稱不同。

    在阿克蘇地區有兩種最具特色的饢,一種是號稱“饢中之王”的庫車大饢。庫車大饢,圓形薄片狀,直徑足有四五十公分,大如車轂,薄而酥脆,即可當飯,亦可佐以茶水,做消遣零食。

    另一種則是“柯坪恰皮塔”,俗稱“薄皮饢”,這是一種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獨有的特色美食,薄如紙張,厚度僅幾毫米,以薄、脆、味道鮮美著稱,裹著鮮嫩的柯坪羊肉,吃在嘴裏,美在心上。

    此外,還有僅巴掌大,厚度4到5公分,中間有一個窩的“窩窩饢”;用死麵做饢,將清油或羊油揉入麵裏,擀薄後烤製的“千層饢”;把冰糖水塗在表麵的甜饢;用酥油和牛奶、羊奶、駱駝奶和麵製成的“油饢”;還有一種將肉餡和在或包在發酵的麵粉中烤製的饢,俗稱“肉饢”。

    饢由於含水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加之香酥可口,富有營養,深受各族群眾喜愛。

    除了饢以外,婚宴上還準備了“蘭格曼”。“蘭格曼”也稱“涼麵”“拉麵”“拌麵”“拉條子”,在新疆有句俗語,“三天不吃拉條子,身體就像打擺子”。由此足見,新疆各種群眾對這種麵食的喜愛。

    在阿克蘇地區,天山冰川融水從山澗流出,匯聚成河流,自天山深處一路向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奔流而去,形成諸多內陸河流。塔裏木河、渭幹河、阿克蘇河、托什幹河奔湧不息的河水,滋養著阿克蘇的土地,澆灌著一壟壟麥田。

    維吾爾族世代種植小麥,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曆史。阿克蘇的小麥筋度高、韌性好,製作出來的拉條子,彈、爽、滑,嚼勁十足。

    拉條子的配菜幾乎涵蓋了所有市場能見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薹等,並佐以牛、羊肉配炒。

    香氣撲鼻、有葷有素的菜碼蓋在手工拉出的麵條上,這樣一碗拉條子,菜和麵都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