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53章 不和劉牧樵比(2/2)

作者:二毛君字數:4650更新時間:2021-05-27 10:51:25

    李六一沒有被劉牧樵嚇著,而是定下心來,專門攻一點,主攻心肺衰竭的治療。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團隊在心肺衰竭的搶救方麵,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患者到了終末期,過去的搶救成功率隻有7、8%,而李六一團隊的成功率高得嚇人,近一年來,他們的短期成功率為93%。

    也就是說,他們當時的搶救成功率能達到93%,至於第二次、第三次衰竭,成功率就會明顯下降。那是因為疾病真的到了終末期,再怎麽努力也是白搭。

    搶救,重點在第一次,有些並沒有到終末期的病人,病因解除後,是能夠長期生存的,這就是李六一團隊的目標。

    而那種本身就已經是終末病人,搶救本身就沒有太大的價值。譬如全身衰竭不可逆的病人,癌症終末病人,搶救成功隻會增加病人的痛苦,就沒必要搶救。

    現在慢慢在開始流行一種新的醫療模式——安寧療護,或者叫舒緩醫療,就是放棄真正意義上的醫療,醫生隻做一件事,就是減輕患者痛苦,不延長,也不縮短生命。

    患者生前預立安寧意願,放棄各種插管,除了靜脈給營養之外,不插胃管,任其自然。

    這種放棄治療的一個原則是,他的病是沒有辦法治療的,否則,預立的願望,醫生是不能幫他實現的。

    醫生不能做自殺的幫凶。

    李六一的成果是劃時代的,他能夠把大量的衰竭病人搶救過來,醫院搶救成功率就會大量增加。

    “不過,劉牧樵,和你的大腸癌治療術比較,我的成績還是有差距的。”

    李六一也知道,劉牧樵報了一個成果,是以京大的名義報的。他們兩個的成果都是重量級的,同時,也隻是初步成果。

    李六一的成果的缺陷是沒有大麵積推廣使用,實驗的樣本還不夠大,隻有103例。

    這是他的成果獲大獎的最大障礙。

    劉牧樵的成果的主要弱點是,他的病人存活期隻是3年。癌症一般是以5年生存率衡量。

    當然,3年是一個重要標誌。

    大部分轉移病人都是在3年內轉移複發的,占了80%,所以,以3年存活率報道,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間節點。

    但是,到底是沒有達到5年,這就是一個遺憾。真要是5年生存的正式報道,一等獎不存在任何懸念,搞不好還是特等獎。

    特等獎難度很大。

    科技進步特等獎,或者發明特等獎,醫學上得兩個特等獎的情況還沒有,隻有袁老的雜交水稻得過這兩種獎。

    劉牧樵的治療癌症的成果,很可能會要破天荒了,不過,那要等兩年之後。

    李六一說:“劉牧樵,我的目標隻是二等獎,不和你爭。”

    他笑了。

    他知道自己成果還需要幾年,才能收獲更多的榮譽。

    可以了,得二等獎,他這輩子注定會要狠狠地輝煌一番——當然,他不和劉牧樵比,劉牧樵是怪物,和劉牧樵比,那就沒必要工作了,甚至活的努力都沒必要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