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工作狂人 二(2/2)

作者:牛瑩字數:3306更新時間:2023-10-08 19:19:58

    “家家戶戶都有織機,不管什麽時候去串門,都能聽到織機發出的聲音。那時一個姑娘如果不懂織錦,是最不體麵的事,會被親友看不起,小夥子也不喜歡。”

    “對了,還有每年三月三歌圩上,手巧的姑娘會把自己織的香囊,繡球送給心上人,等姑娘結婚有了小孩,父母和親友也必須送去織錦背帶,以表示吉利和體麵。”

    張雅楠靜靜聽著,看著織娘的神情漸漸落寞下來:“壯錦從明代開始就被列為朝廷名貴貢品,可到了清末和民國就開始衰落。”

    這段曆史張雅楠可以倒背如流,但她更想聽一位織娘對這一切改變的看法。

    估計是極少有人跟她問起這段曆史,韋阿姨算是打開了話匣子:“手工織造的壯錦產量極低,像我這樣熟練的織工,一天緊趕慢趕,頂多也隻能織一尺左右,而要做一幅被麵就需要用到至少六尺左右的壯錦。”

    “其次,我們現在織錦的收入很低,織娘們都賺不上錢。傳統的一斤的價錢絲絨大約為240元,而一斤的絲絨通常也隻能織到六尺錦,也就是說隻能做一幅被麵。”

    “再加上我們織的六天工的人工和其他的材料費用,即便把我們的手工費用壓縮到最新,一幅被麵的成本也在五六百元之上。而現在市麵上一兩百就能買質量不錯的工業大批量生產的各種材質的被套。因此,手工的壯錦產品不再被當做日用消費品,滯銷就讓織娘的收入更少,隻能去幹別的謀生。”

    張雅楠沉默幾秒,問說:“那現在織娘的數量還多嗎?”

    織娘歎了口氣:“壯錦的織造過程複雜,需要專門的機器來紡織,不能像十字繡那樣可以隨時隨地的繡。加上織錦的傳承延續大都靠口傳身授,像我這個歲數的已經沒多少人在幹了,加上這行生存困境讓得年輕一代望而卻步,學的人就更少了。“

    話剛說完,織娘兜裏的黑色手機響了起來,她接起來,用當地語說了好一會才掛上電話。

    看張雅楠對她的土話感興趣,便掩蓋不住臉上的笑意,跟張雅楠解釋說:“是我徒弟打來的,問我什麽時候回去。”

    說完又歎了口氣:“現在想織錦的年輕人雖然少,但也還是有願意學的。我這個徒弟就跟你年紀差不多,人聰明,資質好,學得很快,要是多幾個這樣的徒弟就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