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四章 鴻澤成衣鋪 (一)(1/3)

作者:雲黛水長字數:7626更新時間:2023-10-10 17:49:15

    (畫麵轉換--)

    回到民國

    民國三十一年,寒冬臘月的一天,天是灰黃的,混沌而沉滯。馬路兩邊擺攤設點的商販們早就收拾回家了,偶爾還有一兩聲汽車的喇叭聲。

    路上人很少,淡黑色的鏡麵似的街道, 被行人踩得光亮亮的, 幾戶人家點起了油燈,一個挑著擔子的人,從街口走過, 叫賣吆喝聲也隨著他的步子漸行漸遠,到後來,遠遠地,隻能聽見抑揚起伏的“哦… 啊…”聲了。

    離南牌樓不遠,有一個裁縫鋪子,掌櫃的是個五十開外的圓臉裁縫, 姓趙, 家中排行老三, 原名叫趙三兒。

    趙三兒的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家中有那麽幾畝貧瘠土地, 但家裏人口多, 隻靠老父一人下地幹活, 實難維持生計,無奈, 在趙三兒十一, 二歲的時候, 就找人介紹, 來到這座城市,跟著一個姓周的師傅學做衣的手藝。

    趙三兒滿徒出師後, 就留在了本櫃當了手藝人。他聰明,手藝好,活做得仔細,糙活細活,皮, 棉, 單活, 男活, 女活可謂是樣樣出色。顧客經常點著名要他做活兒。

    沒過多久,趙三兒就辭別周師傅, 在朋友的幫助下,另起門灶,在南牌樓一帶, 找了幾間房,開了個門麵, 外邊掛了個“鴻澤成衣鋪”的木牌,正式開始了自已的買賣。

    這一晃幾十年過去了, 周老師傅也早已過世, “鴻澤成衣鋪”日漸紅火,趙三兒的手藝在本地也是小有名氣。 趙三兒因為其做活兒有個特點, 就是離不開長, 中, 短三把剪刀, 所以人送外號趙三剪。

    趙三剪有個兒子,名兒是趙三剪給起的, 叫趙小雙。趙三剪也沒啥學問,就本著好事能成雙,圖個吉利。

    (畫外――)

    “趙小雙! 林陳,聽到了嗎?你的前世出場了!你的前世!”

    胖子向火堆裏放了幾根柴草,聽到這個名字,不由自主地重複道, 眼睛看著林陳。

    “噓!”

    林陳輕輕做了個手勢,示意他不要打擾,然後會意地對胖子點了下頭。

    (道士的故事繼續――)

    趙小雙哪兒來的?

    趙三剪生的? 還真不是!

    趙小雙是被趙三剪的四嬸從一個要飯的婆子手裏接過來的,所以,趙小雙究竟姓甚名誰?何許人也? 他的親爹和親娘是誰? 趙三剪也不知道。

    趙三剪隻記得, 四嬸是這麽跟他講的。

    說是有個要飯的婆子來到趙三剪的農村四嬸家, 四嬸正在院裏喂雞, 隻聽到“啪”的一聲, 好像有人拍了一下她家的院門, 再聽,又沒聲了。

    四嬸以為是自個兒聽錯了,繼續喂雞, 過了會兒時辰, 又聽見“啪”的一聲, 聲音不大, 可這次是真真切切地有人在拍她家的門。

    打開門來,有個穿著破爛衣衫的老婆子,癱坐在石頭門墩下,身旁擺著個破碗,橫著個木杖。那婆子看上去十分的虛弱,臉瘦削成了皮包骨,眼角,嘴角布滿零散的皺紋,前額上的皺紋更深,更明顯,像是用刀子刻上去的,細小的眼睛微合著,佝僂著背,似乎已是餓得快斷氣了,懷裏還抱了個僅僅幾個月的娃,瘦小至極,不哭也不鬧,閉著眼,像是睡著了。

    四嬸看著他們可憐,就趕緊給盛了點熱糊的粥端了過去。

    那婆子連拿碗的力氣都沒有, 虛汗淋淋地張著嘴, 四嬸就用勺子勉強喂了她幾口。她緩了過來,大睜雙眼,喘了口氣兒,有氣無力地從她幹癟的嘴裏蹦出了幾個字:“大娘, 這娃命苦, 給他個活路吧! 求求你了!  我.. 我.. 我給你跪下了!”

    說著,那婆子就要起來,動了幾下,沒能起來,四嬸趕忙按住了她,讓她歇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